选一个可信赖的买房经纪人
西方社会有个笑话,说最有欺骗性的三种人是议员、拉皮条的和卖旧车的。这种仅凭职业区分人之优劣的说法不科学,仔细分析,其实这是我们社会对这三种人要求过高的结果。
不料,在华人移民中也曾听到私下将房产经纪人排入第四种人的说法。据我所知,有此坏名声的房产经纪人很少,原因之一是房产一般总在上升,买下“货不对板”的房产后,几年再转手卖出也不一定亏本。
坊间的故事听多了,发现这里面仍然有文化破绽,因为这几十万、几百万的买卖是靠一、二个人嘴皮子动动而成交的,人品信用好坏有很大作用。常听买房后不满意的华人抱怨说经纪人事先说得天花乱坠,没有一词是对房子的缺点做出提醒,许多地方甚至有意遮盖。
其实房产经纪人是为钱来卖房,房子的缺点不利于他将房卖出手,他自然不想多说,这和卖电视机,手表,猪肘子的商人做法相同。但房子是人一生的用品,不是一周一月一年的普通生活用品,对卖房者的良心要求应该苛刻,买房前完全应该和买电视机、手表、猪肘子时的做法不一样,必须先对经纪人先了解、考核一番。
在与经纪人打交道前,要做足功课,不要仅听凭对方一人从头说到尾。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生活中的几抹色彩、几句言辞、一点印象、一丝感觉会先入为主而一见钟情。所有的“第一”都让卖房经纪人来告诉你,你就很可能让他(或她)一次性俘虏,然后亦步亦趋,被牵着进入掏钱的角色。我刚到澳大利亚时认识一位诗人,诗写得很臭,身边却少女如云,他自己承认就靠见面时的三句话,让对方迷失自我。
所谓的做功课就是用理性的量化分析,先从地理位置开始,气候、年降雨量(例如墨尔本东南与西北的年降雨量是相差极大)、土壤成分(会和植物好坏、花园质量有关)、地区人口、宗教文化、教育职业背景(除了中国这种经历过动乱的社会,各国各地区的居住者都有相对文化定位),然后是了解高速路和主干道的位置(我认为一公里之内不应该有时速60公里的公路线)。还要了解高峰流量,不仅为噪音,还要考虑废气排放。是居民区的话要看学校质量、居民成分等等。最后才看房子建筑,如果买家不是专家,坚持请行家来检测,洋人都愿化一点钱,以免措手不及,这和保险业务的道理是一样的,西方人买房时如此,并非他们不相信卖房者,而是更相信专家。
功课做足后,就可以轻松地给面前的这位代理人打分了。买者如果仍想买这幢房,就可连珠炮发问,且主要专挑有疑问的方面。这并非是考验对方的专业知识(许多经纪人既不懂房产,也不懂房产文化),主要是考核对方的道德良心(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一幢房往往由一个经纪人主管项目)。后一种考核可以通过聊天来进行,而且以考核人品为中心。
一笔房产买卖的佣金和利润太大了。巨大诱惑之下能坚守仁义道德底线的人今日社会并不多见,中国的房产商招聘售楼小姐时,首要条件是漂亮,能“打动”人。可见房子与一般商品不一样。但买者“一见倾心”的心理是一样可以利用的。西方的房产商很少专门去雇佣漂亮女子的,各单位招聘的大多数是有专业知识的人。对一个买房者而言,其职业道德与你买到一幢好房子是有关的。我强调这一点是因为:
一、各地区十全十美的好房子是不多的;
二、耐心细致地讲出这房子的缺点的经纪人是没有的。
中国人比较提倡找熟人办事,我也认为比较牢靠,就是同样骗,面对一个熟人,卖房者至少会少说一些过头话,和良心抵触时会多一层犹豫。在外国熟悉而又可信赖的熟人经纪人少(有些中国痞子背景的经纪人碰到老乡,吹得更加天花乱坠),华人移民更要小心。我的一位曾经当过经纪人的好朋友,他是个复旦大学毕业的,到澳洲后干每一行都很成功,做经纪人的第一年,销售业绩就排名全公司第四。他重情义且讲良心。他告诉我这一行太折磨人,房产买卖并无固定的一个价钱,那么大的数目,多帮买家,就是冤枉了卖家,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是两难,不在紧要关头添把薪煽把火,或在关键时期不小心说了句实话,就会砸了买卖。常常用一二句话造成几万元钱的差别。时间长了,准基督徒的他难免内疚,唯一解脱的方法就是改行,不再当房地产经纪人。
笔者引用这个事例,并不是说卖房地产的人均是嘴皮薄,心脏皮厚的,各行各业都有完美之人,实在是整个社会世风日下,人要面对的诱惑太多,坚守良心底线和快速赚钱是天生的一对矛盾。每天要用嘴皮子去做十万百万千万生意的时候,人心容易失去天平。
乘着和房产经纪人聊天的机会,可以问一下对方的卖房经历,干这一行多少年,如果超过三、五年,很可能是个心臓瓣膜已生出老茧的,不妨听听他解释坚持干这一行原因,特别是上帝面前对良心拷问的态度。一个熟悉业务又崇尚文明道德的卖房经纪人,才是外行的买家财产不缩水的重要保证。
申明
本文经作家王晓雨授权发布
思客置业公司介绍
《在澳大利亚买个房》 - 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