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讲堂】中国房价涨了,却离幸福和财富渐行渐远?


财富自由是什么(financial freedom)?西方经济学的概念和解读是:是指无需为生活而必须努力工作的状态。简单地说,不是指财富的规模多少,及收入的高低来定义的。更简单的说法是:稳定的资产规模产生递增的被动收入总是能够满足人或者家庭的日常开支。

人人都企望成为巴菲特、比尔盖茨、马云、李嘉诚的梦想终究是不现实的,但借鉴他们的成功策略、及实现财务自由的方法和应用的工具却是实实在在、切实可行的。我们对财务自由的标准其实并不高,概括有几条:

一、不必为钱而工作

只有从不得不为“钱”工作转化为“兴趣”工作后,这样才可能在通往“财务自由”的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很多通过创业而成功的企业家,最初就是从“做感兴趣的事”开始的。比尔.盖茨当初的创业都是从兴趣开始的。即使专业作投资的巴菲特也不是直接冲着“钱”去的,他的兴趣在“价值发现”。正因为巴菲特的兴趣专注于“发现好的公司并永远持有”,所以他可以几十年如一日地重复阅读枯燥的数字和报表,而很少关注股价涨跌。因此,不为了财富而关注财富,财富才会主动找上门。

而相对于我们国人所面对的、最热衷的房产投资市场而言,有多少人能放下价格涨跌对自身身心的喜怒哀乐的影响呢?大多数人购房就是直接冲着“钱”来的,什么商业模式呀,投资价值分析呀,市场支持房价的分析要素等,并不是兴趣所在,它们关注的焦点在“房价变化=钱的多少改变!!!限贷、限购政策松绑了,房价回升了,他们欢呼雀跃;空置率高企、存量房4980万套需要消化24-36个月、居民消费意愿下降造成房价下跌,他们悲观失望、叹息不止;这样类型的中国购房者们完全被“房价”所控制了:

1)、房价即便短期回升了,但购房人的收入并没有增加,幸福感难道是建立在阿Q精神之上吗?

2)、限购松绑了,难道非要用真金白银去购买已经高不可攀的房子才能满足自身的财富追求吗?殊不知作把现金作专业化的理财投资收益已经远远超过不足3%的租金回报率了;

3)、限贷松绑的政策实施是建立在贷款还清的前提上的,换句话说,为了获得低利率,是以让投资者们手中的资金填补贷款为前提的;实质上是解决了银行的坏账风险,及让自己的资产固态化的过程;丢西瓜捡芝麻的购房思维最终会发现离“财富自由”越来越远。

二、保持财产性的主动收入

获得财产性被动收入是实现财务自由的最重要指标。即保证不工作、不参与公司和企业经营的时候同样可以获得净现金流入。

对于我们国内的房产投资们来看,财产性收入主要来自房租;对于目前的市场前景和租金回报率来计算,每个月下来收入的租金还不够覆盖银行的按揭供款,现金流为负。像这样的资产在财务负债表上是一个“债务(liability)",而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资产(asset)"。作为一个企业的股东也是一样,如果每年从这个企业分不到红利,而只是不断地追加投资,即便这样的企业有好的前景,也不会被下一个投资者接盘;只因为:这份股权也很可能是代表负债的“liability”。

很多国内的房产投资者们错误把“资产和负债”混为一谈,误把“债务”当“资产”。如果投资者们的现金流断裂,必然造成之前堆砌的房产财富大厦的崩塌。保持投资的房产产生净现金流入,是房地产投资理财中成功的重要标志。当购买的房子不能带来“净现金流”的时候,它就是负债了。

三、保有一个平常心态(Attitude)

一个人要有多少财富才能达至心灵的满足呢?很显然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和答案。一个实现真正的“财务自由”的表现是:一个既有钱,又有闲,和保持了一个平和心态和生活态度的人。

1)、看看大家身边所谓的富豪们吧,出入光鲜,豪车洋房,却负债缠身的借债做房地产开发;

2)、观察一下身边的所谓白领和金领们吧,即便收入增加了,但依然在高房价下败下阵来,节衣缩食为了放贷,俨然成为了房子的奴役;

不知何时,我们逐渐成为生活驱使下的奴隶,及高房价下的寄生者了;真正的幸福感和身心自由难道不就是:不需要用大腹便便来证明富有,不必炫耀财富而得到尊重,不需要工作和公司经营而产生的递增被动收入就让大家所爱的人和爱你的人过上舒适和有尊严的生活吗?这样的人生才是财务自由的真谛。岂能仅仅建立在房价的上涨之上呢?没有了增加的可支配收入,如何提高消费水平和拥有幸福呢?没有了可支配的时间相伴所热爱的家人,那些账面的财富增加又有何价值呢?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