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
搜索: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传播师傅
赞同来自:
这是个好节目。毋庸置疑。
本文首发公众号叁趣:san_3qur
————————
在收看之前,我一直拒绝看任何人对于这个节目的评论。我很希望先去看完这个节目,不仅因为采访对象是马东,而且,总隐约感觉可以利用这个片子,进行一次自我审视。
图片来自十三邀海报截图
1
# 从奥威尔到李宇春,变得粗鄙了吗?
《十三邀》的片头,引用了奥威尔、赫胥黎的话。当看到前三秒钟出现这样的叙事方式时,我想我可能不是这个节目的受众。
因为,非常坦白地说,以我浅薄的知识结构,我甚至不知这两个人的名字。为了写稿也怕粉丝骂我没文化,我去认真学了下,才发现奥威尔原来是写《1984》的那个作家,而赫胥黎我看了很久仍没怎么看懂。
按照许知远的思维,我确实是没文化的。
好在,在我关掉视频之前,他提到了何炅、李宇春等等当下的所谓「俗人」。但我听到许知远在问马东:
「流行文化越来越呈现粗鄙的倾向」?
这是一个问句,但其实,这个问句是一个充满了「精英优越感」的感叹句。对此我实在不敢苟同。
机智如马东。他反驳:「那请问我们曾经精致过吗?」是啊,难道奥威尔、赫胥黎就是一个精致的文化人的标签吗?何炅、李宇春、互联网就是粗鄙的标签吗?
当然,从内容来看,恰是这个略显尴尬的冲突设置,感觉《十三邀》是个在网综泛滥的当下中的一个好节目,因为它可以让我审视自己,虽然我不认同许知远的观点。
2
#「喜欢、喜欢、喜欢」
许知远又问:你喜欢这个新时代吗?马东连回了三个喜欢。许知远说:一点抵触的情绪都没有吗?马东连回了三个没有。
看到这,有点动容。因为终于有一个像马东这样的活生生的「人」在替我们表达我们普通大众表达我们想说的观点。马东说:
「5%的人都在了解过去,但剩下的人都是在生活。」
节目中的许知远老师,是精英。但他的这种5%的文化人跟「粗鄙的我」似乎没有产生不了共振。相反,节目中的马东,也是文化人,但他是我们内心声音的表达者。因为他和我们95%一样,在这个大时代的洪流中努力的生活者。
当一个节目可以如此坦诚的把问题剖开,我几乎可以确定,这是个好节目。但遗憾,我还是对许知远没有任何感觉。
3
# 一个好记者,不会用「应该」和太多形容词
许知远说,看着隔壁邻座的人一直在看着奇葩说,里边「乱七八糟的颜色」,他很伤感;许知远说,奇葩说的话题都很「古老、陈旧」;许知远也在不停地在追问:「好东西究竟是什么?」
乱七八糟、陈旧、好东西……这一系列形容词的使用,让我总觉得他其实真的不是一个很好的采访者,更不是一个好的记者。
以我浅薄的几年媒体经验,编辑很排斥我们在大众媒体刊发的稿件中用任何形容词。当然,现在写公众号的我不同,因为我没拿记者证。
我觉得,这是一份职业自觉。可能,马东和许知远,换一换角色,会更好一点?马东采访许知远,可能更无违和。
之后,他们的聊天越来越进入尬聊模式,这种尬聊要么功课没做足,要么实在是不同的层级的对话。从内容产品的角度,其实是有那么一点对用户时间的不尊重。
对此,有点感触。以前也采访过很多投资圈内还算知名的人。开始的时候,很容易陷入这种尬聊。为了缓和这种尬聊,努力在采访时多做点功课,以更谦卑的请教的姿态去聆听。这样久了,感觉尬聊似乎少了一点,多了一点点的共鸣。这种共鸣,让人很有成就感。
跟许知远有点类似,蔡康永也是一个读书很多的人。但跟许知远又有点不一样,蔡康永总是在说大众能够听得懂的话。
当许知远去采访蔡康永时,蔡康永开场语之后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的采访大概多久?」许知远说:「随便聊就好」。
此时,我喜欢蔡康永这种「有底线」的时间意识。我不喜欢许知远的「随便就好」。
4
# 用玻璃杯还是保温杯,只要胃知道
节目中的一个细节。许知远一直拿着一个玻璃杯。这可能是节目中的安排,也可能是被采方米未的惯例。
但,请不要再该喝白开水的年纪喝可乐。保温杯、枸杞或者可乐,这从来都不关乎年龄。但只关乎胃的舒服程度。不信?瞧,那些拿着保温杯的年轻人。
马东一直保持着站立姿势办公。这是一份养生的自觉。但有一点不一样,透过许知远的玻璃杯里,总能隐约透过一个玻璃杯,看到一个知识分子在努力着保持着自我的精英思维,但却希望努力地去抓住这个时代的洪流,有点矛盾,有点撕裂。
当然,这个细节,我可能有点小题大做。许知远也好,马东也好,只要追寻内心的自觉,其实就够了。
5
# 把马东称为先生,他们笑了
节目开始,许知远称马东为「马先生」。肖骁他们都笑了。我不知,这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女士先生」的先生。还是对一个文化者尊重的尊称。两者似乎对于马东来说,都不过分。
以马东的文化底蕴和阅历,尊称为「先生」可能并未不恰。但以电梯里玩着农药、流行语不离口的马东来说,他似乎看起来真的也不过是一个马东。这样的多面立体马东,即便他读着广告,我却一直讨厌不起来。
节目中讲马东在悉尼的留学经历。对马东来说,这些故事可能面对无数人讲过无数次。即便我不是他的忠粉,我都有所耳闻。就这样,越聊越无聊。
为了缓和尴尬的气氛,许知远拿出了一本书读了起来。书中讲对悉尼的认识。显然马东似乎有点心不在焉了。不过基于主持功底,马东最后把话题圆回来了。他说悉尼很美,但有关他的记忆,可能跟我个人当时的窘境有关。这是一种「我只说跟我有关联的看法,而不是随便评价一个事物」的自觉。
这是俗人们喜欢的马东。这种自觉,在蔡康永,或者何炅身上也有。或者,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我们称之为——会说话,或者情商还不错。
许知远有点矛盾的自卑,也有点文人的自傲,他非常乐意把「北大」作为自己的标签,他非常乐意引经据典的去脱口而出莎士比亚等任何名家的任何名言。当然,这都没有毛病。可我,作为普通的人来说,似乎不愿意让他成为我朋友圈的人。
6
# 坐上奔驰,快回家
节目的冠名商是奔驰。这似乎没有任何违和。因为所有的房地产广告和豪车广告都是一样的「陈词滥调」,追求卓越、速度激情、品质人生……
但当许知远隐约表示,他并不那么喜欢这个时代的速度时,总觉得奔驰和这个节目,有那么一点的格格不入。不知道奔驰怎么想。
节目最后出现了一个预告片,梁文道说了一句:
科技的东西发展的太快了,取代人类本身的智能。
我不太认同。我总觉得科技的东西还不够快。就好像开头马东所说的,我喜欢这个新时代。喜欢,喜欢,喜欢。
个体想法,越来越比意见领袖的态度更重要。
想到最近传出今日头条挖走了澳微帮上的不少大V。对此,我觉得这不是坏事。澳微帮是时候少一点清高,多一点包容和多元。所以我喜欢他家新的栏目名字,叫做「想法」。想法多,这不讨厌。
7
# 是的,我就是95%的俗人
节目尾声中,屏幕一直显示着这样一句话:
每个人都带着成见来看待世界的,如果不带着成见,那你对世界根本没有看待方式。——许知远。
这句话的语言思路,似乎跟片头的那个奥威尔、赫胥黎的引言很呼应。但即便我们充满了成见,但希望我们的成见可能更变少一点。或者说,用多一点的包容去取代成见。
因为比起所谓的「我们对世界的看待方式」的东西,我们可能更在乎个人内心的感受。原谅我,我可能只是那普普通通的95%的人。活得有趣,可能对我们更重要。
最后的一个镜头,一辆奔驰行驶在无人的高架桥上时,有夕阳照射过来。对于许知远和上个时代的大V们,能够开着奔驰,用中国有嘻哈里的流行语「快回家」,或许是他们最体面的谢幕。
以上。
纯属个人看法。
我知道,可能会掉粉。
但我知道我想说的东西和有人可能能听懂。
当然,我最终还是欣赏不了许知远。
但我喜欢这个节目,
因为我们可以在这个节目中找到自身的定位,
以及冲突,甚至尴尬
而这,恰是因为许知远或者许知远们的存在。
——读完可能不会浪费时间的飞机稿——
我们是谁?记者!
中国有嘻哈?不,中国有戏精
瞧,那些拿着保温杯的年轻人
谁说去年听民谣,今年就不能爱嘻哈
不管「中国有没有嘻哈」,但小众已苏醒
今年品牌流行色:红红红红红红红红红红红红白
NIKE选对了人
抢媒体饭碗的,原来是网易云音乐、美图秀秀们
高喊「新闻无学」的社会,还怎么要求大众有媒介素养
怎么选一家靠谱的内容类公司
干掉4A公司的,不是新世相们
什么样的内容才值得花钱阅读?
从好文章到火文章,只差这样一个标题
叁趣 关注 内容 | 商业 | 营销
用主张和态度寻求知音
匿名用户
马东对北京的评价,引起了很深的共鸣。
与广州的市井相比,北京真的更像一个大都市,这个城市的丰富多彩,让每个人都显得那么鲜活。
地下室,隔断间,学区房,雾霾,排外,拥挤……围绕着北京有数不清的关键词。
然而,正是这些关键词引发的争议才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没有争议的事,说明没人关心,没人关心的事永远只会止步不前。
再严重的雾霾,也无法阻挡我对北京的爱。
毕竟,全国应该没有其他地方会存在,CBD的写字楼下,会有煎饼果子摊吧。
蔡自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或注册
2025 © Australia Property Report.
3 个回复
传播师傅
赞同来自:
这是个好节目。毋庸置疑。
本文首发公众号叁趣:san_3qur
————————
在收看之前,我一直拒绝看任何人对于这个节目的评论。我很希望先去看完这个节目,不仅因为采访对象是马东,而且,总隐约感觉可以利用这个片子,进行一次自我审视。
图片来自十三邀海报截图
1
# 从奥威尔到李宇春,变得粗鄙了吗?
《十三邀》的片头,引用了奥威尔、赫胥黎的话。当看到前三秒钟出现这样的叙事方式时,我想我可能不是这个节目的受众。
因为,非常坦白地说,以我浅薄的知识结构,我甚至不知这两个人的名字。为了写稿也怕粉丝骂我没文化,我去认真学了下,才发现奥威尔原来是写《1984》的那个作家,而赫胥黎我看了很久仍没怎么看懂。
按照许知远的思维,我确实是没文化的。
好在,在我关掉视频之前,他提到了何炅、李宇春等等当下的所谓「俗人」。但我听到许知远在问马东:
这是一个问句,但其实,这个问句是一个充满了「精英优越感」的感叹句。对此我实在不敢苟同。
机智如马东。他反驳:「那请问我们曾经精致过吗?」是啊,难道奥威尔、赫胥黎就是一个精致的文化人的标签吗?何炅、李宇春、互联网就是粗鄙的标签吗?
当然,从内容来看,恰是这个略显尴尬的冲突设置,感觉《十三邀》是个在网综泛滥的当下中的一个好节目,因为它可以让我审视自己,虽然我不认同许知远的观点。
2
#「喜欢、喜欢、喜欢」
看到这,有点动容。因为终于有一个像马东这样的活生生的「人」在替我们表达我们普通大众表达我们想说的观点。马东说:
节目中的许知远老师,是精英。但他的这种5%的文化人跟「粗鄙的我」似乎没有产生不了共振。相反,节目中的马东,也是文化人,但他是我们内心声音的表达者。因为他和我们95%一样,在这个大时代的洪流中努力的生活者。
当一个节目可以如此坦诚的把问题剖开,我几乎可以确定,这是个好节目。但遗憾,我还是对许知远没有任何感觉。
3
# 一个好记者,不会用「应该」和太多形容词
许知远说,看着隔壁邻座的人一直在看着奇葩说,里边「乱七八糟的颜色」,他很伤感;许知远说,奇葩说的话题都很「古老、陈旧」;许知远也在不停地在追问:「好东西究竟是什么?」
乱七八糟、陈旧、好东西……这一系列形容词的使用,让我总觉得他其实真的不是一个很好的采访者,更不是一个好的记者。
以我浅薄的几年媒体经验,编辑很排斥我们在大众媒体刊发的稿件中用任何形容词。当然,现在写公众号的我不同,因为我没拿记者证。
我觉得,这是一份职业自觉。可能,马东和许知远,换一换角色,会更好一点?马东采访许知远,可能更无违和。
之后,他们的聊天越来越进入尬聊模式,这种尬聊要么功课没做足,要么实在是不同的层级的对话。从内容产品的角度,其实是有那么一点对用户时间的不尊重。
对此,有点感触。以前也采访过很多投资圈内还算知名的人。开始的时候,很容易陷入这种尬聊。为了缓和这种尬聊,努力在采访时多做点功课,以更谦卑的请教的姿态去聆听。这样久了,感觉尬聊似乎少了一点,多了一点点的共鸣。这种共鸣,让人很有成就感。
跟许知远有点类似,蔡康永也是一个读书很多的人。但跟许知远又有点不一样,蔡康永总是在说大众能够听得懂的话。
当许知远去采访蔡康永时,蔡康永开场语之后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的采访大概多久?」许知远说:「随便聊就好」。
此时,我喜欢蔡康永这种「有底线」的时间意识。我不喜欢许知远的「随便就好」。
4
# 用玻璃杯还是保温杯,只要胃知道
节目中的一个细节。许知远一直拿着一个玻璃杯。这可能是节目中的安排,也可能是被采方米未的惯例。
但,请不要再该喝白开水的年纪喝可乐。保温杯、枸杞或者可乐,这从来都不关乎年龄。但只关乎胃的舒服程度。不信?瞧,那些拿着保温杯的年轻人。
马东一直保持着站立姿势办公。这是一份养生的自觉。但有一点不一样,透过许知远的玻璃杯里,总能隐约透过一个玻璃杯,看到一个知识分子在努力着保持着自我的精英思维,但却希望努力地去抓住这个时代的洪流,有点矛盾,有点撕裂。
当然,这个细节,我可能有点小题大做。许知远也好,马东也好,只要追寻内心的自觉,其实就够了。
5
# 把马东称为先生,他们笑了
节目开始,许知远称马东为「马先生」。肖骁他们都笑了。我不知,这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女士先生」的先生。还是对一个文化者尊重的尊称。两者似乎对于马东来说,都不过分。
以马东的文化底蕴和阅历,尊称为「先生」可能并未不恰。但以电梯里玩着农药、流行语不离口的马东来说,他似乎看起来真的也不过是一个马东。这样的多面立体马东,即便他读着广告,我却一直讨厌不起来。
节目中讲马东在悉尼的留学经历。对马东来说,这些故事可能面对无数人讲过无数次。即便我不是他的忠粉,我都有所耳闻。就这样,越聊越无聊。
为了缓和尴尬的气氛,许知远拿出了一本书读了起来。书中讲对悉尼的认识。显然马东似乎有点心不在焉了。不过基于主持功底,马东最后把话题圆回来了。他说悉尼很美,但有关他的记忆,可能跟我个人当时的窘境有关。这是一种「我只说跟我有关联的看法,而不是随便评价一个事物」的自觉。
这是俗人们喜欢的马东。这种自觉,在蔡康永,或者何炅身上也有。或者,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我们称之为——会说话,或者情商还不错。
许知远有点矛盾的自卑,也有点文人的自傲,他非常乐意把「北大」作为自己的标签,他非常乐意引经据典的去脱口而出莎士比亚等任何名家的任何名言。当然,这都没有毛病。可我,作为普通的人来说,似乎不愿意让他成为我朋友圈的人。
6
# 坐上奔驰,快回家
节目的冠名商是奔驰。这似乎没有任何违和。因为所有的房地产广告和豪车广告都是一样的「陈词滥调」,追求卓越、速度激情、品质人生……
但当许知远隐约表示,他并不那么喜欢这个时代的速度时,总觉得奔驰和这个节目,有那么一点的格格不入。不知道奔驰怎么想。
节目最后出现了一个预告片,梁文道说了一句:
我不太认同。我总觉得科技的东西还不够快。就好像开头马东所说的,我喜欢这个新时代。喜欢,喜欢,喜欢。
个体想法,越来越比意见领袖的态度更重要。
想到最近传出今日头条挖走了澳微帮上的不少大V。对此,我觉得这不是坏事。澳微帮是时候少一点清高,多一点包容和多元。所以我喜欢他家新的栏目名字,叫做「想法」。想法多,这不讨厌。
7
# 是的,我就是95%的俗人
节目尾声中,屏幕一直显示着这样一句话:
这句话的语言思路,似乎跟片头的那个奥威尔、赫胥黎的引言很呼应。但即便我们充满了成见,但希望我们的成见可能更变少一点。或者说,用多一点的包容去取代成见。
因为比起所谓的「我们对世界的看待方式」的东西,我们可能更在乎个人内心的感受。原谅我,我可能只是那普普通通的95%的人。活得有趣,可能对我们更重要。
最后的一个镜头,一辆奔驰行驶在无人的高架桥上时,有夕阳照射过来。对于许知远和上个时代的大V们,能够开着奔驰,用中国有嘻哈里的流行语「快回家」,或许是他们最体面的谢幕。
以上。
纯属个人看法。
我知道,可能会掉粉。
但我知道我想说的东西和有人可能能听懂。
当然,我最终还是欣赏不了许知远。
但我喜欢这个节目,
因为我们可以在这个节目中找到自身的定位,
以及冲突,甚至尴尬
而这,恰是因为许知远或者许知远们的存在。
——读完可能不会浪费时间的飞机稿——
我们是谁?记者!
中国有嘻哈?不,中国有戏精
瞧,那些拿着保温杯的年轻人
谁说去年听民谣,今年就不能爱嘻哈
不管「中国有没有嘻哈」,但小众已苏醒
今年品牌流行色:红红红红红红红红红红红红白
NIKE选对了人
抢媒体饭碗的,原来是网易云音乐、美图秀秀们
高喊「新闻无学」的社会,还怎么要求大众有媒介素养
怎么选一家靠谱的内容类公司
干掉4A公司的,不是新世相们
什么样的内容才值得花钱阅读?
从好文章到火文章,只差这样一个标题
叁趣 关注 内容 | 商业 | 营销
用主张和态度寻求知音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
马东对北京的评价,引起了很深的共鸣。
与广州的市井相比,北京真的更像一个大都市,这个城市的丰富多彩,让每个人都显得那么鲜活。
地下室,隔断间,学区房,雾霾,排外,拥挤……围绕着北京有数不清的关键词。
然而,正是这些关键词引发的争议才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没有争议的事,说明没人关心,没人关心的事永远只会止步不前。
再严重的雾霾,也无法阻挡我对北京的爱。
毕竟,全国应该没有其他地方会存在,CBD的写字楼下,会有煎饼果子摊吧。
蔡自
赞同来自:
许知远粗鄙得真像一个只去农村旅游过一次,只见过农家乐,就到处吹嘘农村环境好,农村人性格淳朴好客的人一样。他对生活真是无知。
而马东才是真正懂生活的人。就像一个农民,细心耕作,受过天灾虫害,最终能够享受丰收成果。进而能够以一种更开放地心态去迎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