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Au
Property
Report
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
搜索:
登录
注册
竞猜
竞猜
发起竞猜
问题
问题
发起问题
文章
文章
发起文章
更多
房屋报表
地区报表
学校报表
拍卖结果
拍卖时间
地区对比
学校对比
话题
大学
留学
辩论
留学澳大利亚
华语辩论网
澳洲辩论圈是怎样的存在?
本题讨论中文辩论圈。因为很多知友对英文辩论也很有兴趣,所以题主另外开了一题:
澳洲英辩圈是怎样的存在? - 辩论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与内容相关的链接
提交
3 个回复
康勿鸣
赞同来自:
包江浩和花姐都不回答,我是不太好意思答的,刚刚梧桐 @夏惟桐回答了,他答的比较完整,大家可以去看看。
夏惟桐
赞同来自:
作为一个和很多澳洲辩手关系良好的纯外人,聊一聊我了解或者我眼里的澳洲中文辩论圈。在此之前,可以先看一下王梅的这篇日志,可以感受下莫纳什从一无所有到世界冠军的全部经历:
直到世界尽头
事先再次声明,我是个外人,我只能说我看到的,未必是全部的事实,欢迎讨论补充。
其实澳洲辩手参与华语辩论很早,很早很早。
早在1993年,悉尼大学就打进了国辩四强,1:4输给了后来的冠军复旦大学(复旦另外两场都是5:0)。1995年,新南威尔士大学初赛5:0战胜新国大,半决赛那场比赛以林正疆学长经典翻盘而闻名,着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新南当时一度逼近胜利。1997年没请澳洲高校,1999年到2005年,澳洲高校均第一轮出局。然而,2003年的墨尔本大学的肖慧敏一度把有黄执中的世新大学打得很惨,那场视频还在,大家可以去围观。2005年,澳洲国立大学初赛1:2不敌世新大学,但这场澳洲表现也不算差。2007年开始,央视国辩设置了脑残的新分组模式,国辩A组只剩下了亚洲的辩论队,其余大洲都被丢到了B组,而B组是不允许华人上场的,所以澳洲华语高手在国辩事实上绝迹。当然,国辩不久也死了。
07年到10年,当时的大陆辩手都还沉浸在国辩失踪带来的真空期的痛感,一大堆辩手哀叹“辩论已死”。其实辩论从不会死,死的只是央视为首的行政电视辩论而已。在马来西亚,热情的马来西亚人主办了3届世界大专华语辩论赛(其实还有亚太,忍住不黑)。比赛越办越大,一开始是16校,后来到10年发展到32校。但由于地点在大马,因此大陆高校或是不知道,或是热情不高,比如武大复旦都受过邀请但也都拒绝了。但我们注意到,在那几年,不再被国辩邀请、失却了国际比赛机会的澳大利亚辩手,开始积极报名这些赛事。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已经停办的世界大专华语辩论赛还是德辩,或是现在世界上最受关注的四个赛事(世锦赛、新国辩、星辩、亚太),路费都是要自理的。也就是说,这些澳大利亚辩手需要自己出钱从澳大利亚飞到东南亚或者珠海或者南京,仅仅为了打几场辩论赛。
大家都开玩笑说他们很有钱,或许他们确实比一般的大陆辩手有钱一些,但这样一次六七千甚至上万的机票钱,对于这些学费压力本就很大的留学生来说,不可能不是负担。有的澳洲辩手因为家里不同意而无法参赛,有的澳洲辩手为了参赛不得不打两份工(比如李挺打工打到生病,当然他也是为了把妹)。
我说这么多就是想说,这些澳洲辩手并不是王思聪那样的土豪,他们肯花钱自费满世界打比赛,是真的因为他们爱辩论,是真的因为他们愿意投入和付出
。另一方面,花这么多钱打比赛,换谁准备都会拼命,都会认真的,不是么?
(下面有澳洲辩手回复说他们学校是可以报销路费的,这一点我调查过,确实存在政策差异,但确实只有个别学校能报销,比如莫纳什就不行)
然而实力的差距并不会因为认真而立刻消解,澳洲队伍在早几年一直被视为鱼腩。这里提一嘴,当时国际赛谁抽到了莫斯科、澳洲和英国的队伍都是好签,现在莫斯科的华人不怎么出来打比赛了,但是澳洲和英国留学生都成为了世界劲旅,这也是一个可以研究的案例。所以早年,
澳洲各校都是依靠空降兵打比赛,主要是大陆考过去的研究生和马来西亚考过去的中学生辩手
,比如墨尔本的熊浩、叶迎婷,莫纳什的王梅也算空降吧(王梅12岁读了本科江西财经,所以现在也才19岁,哎哎我的鼻子怎么长了),新南威尔士的杨楠等....不好意思我不可能一下子全列举,但其实这些空降兵挺多的。这些空降兵给澳洲辩手带来了一些成绩,比如熊浩打到了亚太季军(那届亚太拒绝给熊浩全程最佳,于是那届没有全程最佳)。但是,当时的澳洲并没有形成良好的氛围和体系,在2010年世辩成绩也很惨,当时还是大一的李挺只能坐在台下看别人比赛。
我不是来黑李挺的~
从实力来说,因为熊浩等辩手的加入,澳洲最早崛起的是墨尔本大学,接下来是悉尼大学。前者拿过亚太季军,后者拿了两届国际青年精英赛亚军。当然除了成绩以外,
这两所学校也是最早形成传承队伍体系的,这个比成绩本身更重要
。而其他的队伍,那时候大多没有建制,基本就是几个爱好者一起打,也没有战术也没有战场也没有训练。不过因为这些学校的优秀表现,引发了大陆辩论圈对澳洲辩论圈的关注,比如我的朋友韩鹏举被各种少女青睐,最后成功入赘上海。
而10年后,莫纳什大学开始活跃(注意只是开始活跃),王梅、李挺、张世嘉、包江浩等一波辩手开始满世界打比赛露脸,但是成绩一直不怎么好(贵州的夜郎等国际赛都没进四强,世锦赛输给了刘冬舒),而且各大比赛对他们的认可度也不高,比如德辩拒绝他们参赛,亚太一开始也没抽到他们参赛。于是莫纳什只能各种找中小比赛来打,打怪练级(这里多说一嘴,现在大陆许多辩手喜欢挑比赛,挺呵呵的)。终于,在中华杯(一个新马澳范围内的中型国际赛),莫纳什大学获得了澳洲第一个国际冠军,但说实话这个国际冠军并不足以服众。
接着,莫纳什开始进入了主角模式
,由于澳洲的队伍阿德莱德亚太赛弃权,莫纳什大学立刻找到了亚太主办方商量是否能替补参赛,当时离比赛时间已经很近了,而且阿德莱德原来的对手清华大学可以选择拒绝莫纳什递补(这样他们可以直接晋级复赛)。但是,大度的清华大学同意莫纳什参赛,后来,清华大学第一轮被莫纳什淘汰,再后来,莫纳什大学在亚太最终夺冠。亚太的冠军大大振奋了莫纳什大学,要知道他们亚太还没有去王梅!但似乎命运并不眷顾他们,
在新国辩,他们的签位意味着他们必须连续打香港大学、马来亚大学、澳门大学、武汉大学、台湾大学,其中每一个都是世界冠军
。他们战胜了前四个对手,倒在了台湾大学手里,王梅获得全程最佳,虽败犹荣。在2013年,根据马萌的世界排名,莫纳什大学当之无愧排到了第一。
13年后,受到几支队伍的感召,澳洲辩论圈开始了整体活跃
。首先是德辩,澳洲三支队伍全部小组出线,出线率百分之百位居所有地区第一(数据详见德辩2013小组赛出线详解&统计|2013德辩邀请赛),之后,澳洲国立、迪肯大学等许多澳洲大学也开始参加国际赛事。而在地区内部,莫纳什牵头主办了全澳赛,新南威尔士牵头主办了新南威尔士国际辩论赛,墨尔本大学和澳洲国立也牵头主办了全澳洲的赛事。尤其是全澳赛,请到了黄执中、林正疆、万华明、郑秋桦、罗淼做评委,影响力已经不亚于任何一个国际赛
。从2010年澳洲辩手和我抱怨说他们没比赛打,到2014年几个学校的澳洲辩手和我抱怨说比赛太多他们分身乏力,背后是澳洲辩论圈整体的投入和努力带来的开花结果
。
或许从国际赛成绩来看,去年以来澳洲辩手的表现并不那么好,但我们可以看到,
现在的澳洲辩论圈已经形成了氛围和体系,可以自己培养出自己的优秀辩手(比如包江浩)
,而不是只能依赖留学生(恕我直言,目前英国辩论圈还是只依赖空降兵甚至雇佣军在拿成绩的阶段)。澳洲辩论圈在我这个外人看来氛围是越来越好,这点从墨尔本市政厅一千多的观众座无虚席就可以看出来了。以目前的氛围和实力,再次拿到成绩是早晚的事
人五人六
赞同来自:
特意申请一个号讲讲历史...事先声明,离开澳洲已经蛮久了,好多事情也已经太久远...只能说说一时能想到的事情,当然,我手中握有大量大量大量的澳洲辩论圈曾经的八卦,有什么想知道的也可以提问.......
澳洲辩论圈这个名字是2011年出现的,由杨毅航和郑超倡议出的一个概念。
不过在这之前澳洲也依然存在着规模不大的辩论生态圈。
在2010年之前,唯一以官方名义存在的辩论社只有墨尔本大学和新南威尔士大学两所学校,而墨尔本大学每年总会邀请澳洲其他三所学校(多为莫纳什,新南威尔士,和其他),至于其他学校,统一的官方说法都是:辩论社成立于2010年。
那么2010年发生了什么事呢?
这一年,墨尔本大学把他们一贯的四校赛变为八校的全澳赛,一时之间,诸多学校的辩论社纷纷成立,不过这一年,澳洲空降的辩手在其中也起了颇为重要的作用。比如澳洲国立大学的林子杰,以一人之力撑起了国辩社,悉尼大学的谢良梁,创办社团带队出战国际赛事,莫纳什的王梅(2010年下半年抵澳,不过此时莫纳什的社团已经组建完成),等等等等。
同年下半年,由新南威尔士大学主办的星岛杯八校赛也举办了,由此,未来连续数年中代表澳洲本土最为重要的两大赛事都在2010年出现了,虽然以后本土中各种赛事层出不穷,要么就是选择继承(莫纳什上半年的全澳赛,以尝试替代墨尔本大学的全澳赛),要么就是选择绕开(墨尔本的全澳赛被替代后选择举办南审赛的预选赛),要么选择另辟蹊径(悉尼大学的邀请赛从2013年开始便尝试使用奥瑞刚赛制吸引参赛学校),要么就是缩小范围(各个州独立的内部比赛)。所以,若是把2010年定位澳洲辩论圈起始的元年,完全不为过。
紧接着在2010年下半年的台湾,悉尼大学出人意料拿到了台湾奥瑞刚菁英杯的亚军,在墨尔本亚太赛季军之后,刷新了澳洲队伍在国际赛场上的成绩。之后2011年,澳洲队伍参赛的国际赛包括亚太赛,夜郎争锋,都没有取得太好的成绩。2012年,先是悉尼大学又一次在台湾的菁英杯,首站失利进入败者组后,连胜七场杀入决赛并把冠军新国大拉下马后进入决胜局后惜败再一次拿到亚军(此役后也奠定了悉尼大学坚定发展奥瑞刚传承的想法)。紧接着10月,在马来西亚,莫纳什荣膺中华杯冠军。2013年年初的德辩,澳洲队伍全部出线,墨尔本大学拿到季军,紧接着就是莫纳什的疯狂杀戮模式,夏惟桐在之前的回答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从整体来说,墨尔本大学作为传承最久的学校(近20年的辩论社传统),战绩一直稳定偏上,没有拿到国际冠军,但也国内冠军却常有斩获。而作为2010年成立的两个辩论社悉尼大学和莫纳什大学,毕竟由于传承不足,在初期都显得比较乏力,但是两队的发展模式截然不同。悉尼大学包括两次奥瑞冈的亚军,受到人员配置的问题,战绩起伏不定,圈内人发现他们若不是第一轮被淘汰,那就必然进决赛,连续三四年,不外如是,所以他们的奖杯,除了冠亚军,居然没有季军。莫纳什由于王梅的加入,在两三年的磨合之后,一鸣惊人,其中人员配置之稳定,澳洲的任何一支队伍都难以望其项背。
至于其他的,之前的回答都解决了很多问题了。
作为补充,再说几句,不是所有的队伍都像悉尼大学,每次出战学校都会报销数千刀(好几万的rmb啊)机票钱,我等羡慕不来。
也不是所有的队伍都像莫纳什大学,为了团队稳定,以挂科为代价数年难以毕业.....笑。
要回复问题请先
登录
或
注册
发起人
匿名用户
相关问题
澳洲有什么比较好的葡萄酒?
这是啥情况?真实买卖澳洲房子吗?
澳洲的互联网产业的走势如何?
澳洲有什么比较好的it企业?java ee开发方向的。
土木工程移民澳洲跟在国内发展哪个更好?墨尔本大学跟香港大学之间怎样做出选择?
澳洲与加拿大相比于美英,社会文化层面最缺乏什么?
将移民澳洲,登陆墨尔本,这上面的房屋信息可以参考吗?
澳洲买回来的驼羊毛毯应如何清洗?
如何在澳洲找到 IT 工作?
在澳洲的华人都喜欢用什么搜索引擎?
澳洲的商业环境怎么样?和当地人做生意需要注意些什么?
问题状态
最新活动:
2017-10-20 11:40
浏览:
10292
关注:
1
人
2024 © Australia Property Report.
3 个回复
康勿鸣
赞同来自:
夏惟桐
赞同来自:
直到世界尽头
事先再次声明,我是个外人,我只能说我看到的,未必是全部的事实,欢迎讨论补充。
其实澳洲辩手参与华语辩论很早,很早很早。早在1993年,悉尼大学就打进了国辩四强,1:4输给了后来的冠军复旦大学(复旦另外两场都是5:0)。1995年,新南威尔士大学初赛5:0战胜新国大,半决赛那场比赛以林正疆学长经典翻盘而闻名,着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新南当时一度逼近胜利。1997年没请澳洲高校,1999年到2005年,澳洲高校均第一轮出局。然而,2003年的墨尔本大学的肖慧敏一度把有黄执中的世新大学打得很惨,那场视频还在,大家可以去围观。2005年,澳洲国立大学初赛1:2不敌世新大学,但这场澳洲表现也不算差。2007年开始,央视国辩设置了脑残的新分组模式,国辩A组只剩下了亚洲的辩论队,其余大洲都被丢到了B组,而B组是不允许华人上场的,所以澳洲华语高手在国辩事实上绝迹。当然,国辩不久也死了。
07年到10年,当时的大陆辩手都还沉浸在国辩失踪带来的真空期的痛感,一大堆辩手哀叹“辩论已死”。其实辩论从不会死,死的只是央视为首的行政电视辩论而已。在马来西亚,热情的马来西亚人主办了3届世界大专华语辩论赛(其实还有亚太,忍住不黑)。比赛越办越大,一开始是16校,后来到10年发展到32校。但由于地点在大马,因此大陆高校或是不知道,或是热情不高,比如武大复旦都受过邀请但也都拒绝了。但我们注意到,在那几年,不再被国辩邀请、失却了国际比赛机会的澳大利亚辩手,开始积极报名这些赛事。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已经停办的世界大专华语辩论赛还是德辩,或是现在世界上最受关注的四个赛事(世锦赛、新国辩、星辩、亚太),路费都是要自理的。也就是说,这些澳大利亚辩手需要自己出钱从澳大利亚飞到东南亚或者珠海或者南京,仅仅为了打几场辩论赛。
大家都开玩笑说他们很有钱,或许他们确实比一般的大陆辩手有钱一些,但这样一次六七千甚至上万的机票钱,对于这些学费压力本就很大的留学生来说,不可能不是负担。有的澳洲辩手因为家里不同意而无法参赛,有的澳洲辩手为了参赛不得不打两份工(比如李挺打工打到生病,当然他也是为了把妹)。我说这么多就是想说,这些澳洲辩手并不是王思聪那样的土豪,他们肯花钱自费满世界打比赛,是真的因为他们爱辩论,是真的因为他们愿意投入和付出。另一方面,花这么多钱打比赛,换谁准备都会拼命,都会认真的,不是么?
(下面有澳洲辩手回复说他们学校是可以报销路费的,这一点我调查过,确实存在政策差异,但确实只有个别学校能报销,比如莫纳什就不行)
然而实力的差距并不会因为认真而立刻消解,澳洲队伍在早几年一直被视为鱼腩。这里提一嘴,当时国际赛谁抽到了莫斯科、澳洲和英国的队伍都是好签,现在莫斯科的华人不怎么出来打比赛了,但是澳洲和英国留学生都成为了世界劲旅,这也是一个可以研究的案例。所以早年,澳洲各校都是依靠空降兵打比赛,主要是大陆考过去的研究生和马来西亚考过去的中学生辩手,比如墨尔本的熊浩、叶迎婷,莫纳什的王梅也算空降吧(王梅12岁读了本科江西财经,所以现在也才19岁,哎哎我的鼻子怎么长了),新南威尔士的杨楠等....不好意思我不可能一下子全列举,但其实这些空降兵挺多的。这些空降兵给澳洲辩手带来了一些成绩,比如熊浩打到了亚太季军(那届亚太拒绝给熊浩全程最佳,于是那届没有全程最佳)。但是,当时的澳洲并没有形成良好的氛围和体系,在2010年世辩成绩也很惨,当时还是大一的李挺只能坐在台下看别人比赛。
我不是来黑李挺的~
从实力来说,因为熊浩等辩手的加入,澳洲最早崛起的是墨尔本大学,接下来是悉尼大学。前者拿过亚太季军,后者拿了两届国际青年精英赛亚军。当然除了成绩以外,这两所学校也是最早形成传承队伍体系的,这个比成绩本身更重要。而其他的队伍,那时候大多没有建制,基本就是几个爱好者一起打,也没有战术也没有战场也没有训练。不过因为这些学校的优秀表现,引发了大陆辩论圈对澳洲辩论圈的关注,比如我的朋友韩鹏举被各种少女青睐,最后成功入赘上海。
而10年后,莫纳什大学开始活跃(注意只是开始活跃),王梅、李挺、张世嘉、包江浩等一波辩手开始满世界打比赛露脸,但是成绩一直不怎么好(贵州的夜郎等国际赛都没进四强,世锦赛输给了刘冬舒),而且各大比赛对他们的认可度也不高,比如德辩拒绝他们参赛,亚太一开始也没抽到他们参赛。于是莫纳什只能各种找中小比赛来打,打怪练级(这里多说一嘴,现在大陆许多辩手喜欢挑比赛,挺呵呵的)。终于,在中华杯(一个新马澳范围内的中型国际赛),莫纳什大学获得了澳洲第一个国际冠军,但说实话这个国际冠军并不足以服众。接着,莫纳什开始进入了主角模式,由于澳洲的队伍阿德莱德亚太赛弃权,莫纳什大学立刻找到了亚太主办方商量是否能替补参赛,当时离比赛时间已经很近了,而且阿德莱德原来的对手清华大学可以选择拒绝莫纳什递补(这样他们可以直接晋级复赛)。但是,大度的清华大学同意莫纳什参赛,后来,清华大学第一轮被莫纳什淘汰,再后来,莫纳什大学在亚太最终夺冠。亚太的冠军大大振奋了莫纳什大学,要知道他们亚太还没有去王梅!但似乎命运并不眷顾他们,在新国辩,他们的签位意味着他们必须连续打香港大学、马来亚大学、澳门大学、武汉大学、台湾大学,其中每一个都是世界冠军。他们战胜了前四个对手,倒在了台湾大学手里,王梅获得全程最佳,虽败犹荣。在2013年,根据马萌的世界排名,莫纳什大学当之无愧排到了第一。
13年后,受到几支队伍的感召,澳洲辩论圈开始了整体活跃。首先是德辩,澳洲三支队伍全部小组出线,出线率百分之百位居所有地区第一(数据详见德辩2013小组赛出线详解&统计|2013德辩邀请赛),之后,澳洲国立、迪肯大学等许多澳洲大学也开始参加国际赛事。而在地区内部,莫纳什牵头主办了全澳赛,新南威尔士牵头主办了新南威尔士国际辩论赛,墨尔本大学和澳洲国立也牵头主办了全澳洲的赛事。尤其是全澳赛,请到了黄执中、林正疆、万华明、郑秋桦、罗淼做评委,影响力已经不亚于任何一个国际赛。从2010年澳洲辩手和我抱怨说他们没比赛打,到2014年几个学校的澳洲辩手和我抱怨说比赛太多他们分身乏力,背后是澳洲辩论圈整体的投入和努力带来的开花结果。
或许从国际赛成绩来看,去年以来澳洲辩手的表现并不那么好,但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澳洲辩论圈已经形成了氛围和体系,可以自己培养出自己的优秀辩手(比如包江浩),而不是只能依赖留学生(恕我直言,目前英国辩论圈还是只依赖空降兵甚至雇佣军在拿成绩的阶段)。澳洲辩论圈在我这个外人看来氛围是越来越好,这点从墨尔本市政厅一千多的观众座无虚席就可以看出来了。以目前的氛围和实力,再次拿到成绩是早晚的事
人五人六
赞同来自:
澳洲辩论圈这个名字是2011年出现的,由杨毅航和郑超倡议出的一个概念。
不过在这之前澳洲也依然存在着规模不大的辩论生态圈。
在2010年之前,唯一以官方名义存在的辩论社只有墨尔本大学和新南威尔士大学两所学校,而墨尔本大学每年总会邀请澳洲其他三所学校(多为莫纳什,新南威尔士,和其他),至于其他学校,统一的官方说法都是:辩论社成立于2010年。
那么2010年发生了什么事呢?
这一年,墨尔本大学把他们一贯的四校赛变为八校的全澳赛,一时之间,诸多学校的辩论社纷纷成立,不过这一年,澳洲空降的辩手在其中也起了颇为重要的作用。比如澳洲国立大学的林子杰,以一人之力撑起了国辩社,悉尼大学的谢良梁,创办社团带队出战国际赛事,莫纳什的王梅(2010年下半年抵澳,不过此时莫纳什的社团已经组建完成),等等等等。
同年下半年,由新南威尔士大学主办的星岛杯八校赛也举办了,由此,未来连续数年中代表澳洲本土最为重要的两大赛事都在2010年出现了,虽然以后本土中各种赛事层出不穷,要么就是选择继承(莫纳什上半年的全澳赛,以尝试替代墨尔本大学的全澳赛),要么就是选择绕开(墨尔本的全澳赛被替代后选择举办南审赛的预选赛),要么选择另辟蹊径(悉尼大学的邀请赛从2013年开始便尝试使用奥瑞刚赛制吸引参赛学校),要么就是缩小范围(各个州独立的内部比赛)。所以,若是把2010年定位澳洲辩论圈起始的元年,完全不为过。
紧接着在2010年下半年的台湾,悉尼大学出人意料拿到了台湾奥瑞刚菁英杯的亚军,在墨尔本亚太赛季军之后,刷新了澳洲队伍在国际赛场上的成绩。之后2011年,澳洲队伍参赛的国际赛包括亚太赛,夜郎争锋,都没有取得太好的成绩。2012年,先是悉尼大学又一次在台湾的菁英杯,首站失利进入败者组后,连胜七场杀入决赛并把冠军新国大拉下马后进入决胜局后惜败再一次拿到亚军(此役后也奠定了悉尼大学坚定发展奥瑞刚传承的想法)。紧接着10月,在马来西亚,莫纳什荣膺中华杯冠军。2013年年初的德辩,澳洲队伍全部出线,墨尔本大学拿到季军,紧接着就是莫纳什的疯狂杀戮模式,夏惟桐在之前的回答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从整体来说,墨尔本大学作为传承最久的学校(近20年的辩论社传统),战绩一直稳定偏上,没有拿到国际冠军,但也国内冠军却常有斩获。而作为2010年成立的两个辩论社悉尼大学和莫纳什大学,毕竟由于传承不足,在初期都显得比较乏力,但是两队的发展模式截然不同。悉尼大学包括两次奥瑞冈的亚军,受到人员配置的问题,战绩起伏不定,圈内人发现他们若不是第一轮被淘汰,那就必然进决赛,连续三四年,不外如是,所以他们的奖杯,除了冠亚军,居然没有季军。莫纳什由于王梅的加入,在两三年的磨合之后,一鸣惊人,其中人员配置之稳定,澳洲的任何一支队伍都难以望其项背。
至于其他的,之前的回答都解决了很多问题了。
作为补充,再说几句,不是所有的队伍都像悉尼大学,每次出战学校都会报销数千刀(好几万的rmb啊)机票钱,我等羡慕不来。
也不是所有的队伍都像莫纳什大学,为了团队稳定,以挂科为代价数年难以毕业.....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