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2017年美国藤校在中国大陆招生结果?
2017年美国藤校中国大陆录取人数,新鲜出炉!
藤校今年在大陆高中内共录取169人,其中北京录取67人。
按照有些人的答复,富裕限制了我对贫穷的想象力。
在北京孩子已经开始追求国外求学的时候,
在有的学校能有3分之1的学生都不参加高考的情况下。
别的省市居然还有人不知道在国内就可以报考国外的学校。
那是不是也可以说,是贫穷限制了某些人的眼界?
就如当年河南为了省口粮而拒绝了中科大?!
我相信就像是安徽,河南的这样的大省,
资产百万级的人群也是存在的。
个人认为主要是思想观念问题,
大部分人根本就不相信"我其实也是可以考国外大学的"。
国外的好大学很多,拿藤校举例只是因为它比较有名。
藤校贵,还有欧洲的,甚至日韩的大学,
世界上比国内一本好的学校很多。
也真不是只有超级富豪才有资格去留学。
我的同学很多就是出身普通家庭,并非各种二代
另外各位也不用喷我,不食肉糜是我的错。
但这也不是你们可以随意骂人的理由。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20 个回复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
因为录取标准是不同的啊。。。
藤校录取不单只要成绩,还要社会实践,课题研究,社会活动,特长专长,以及英语成绩,还有钱。。。
高考只看成绩。。。
我国的教育资源还不足以支撑全国都采取以藤校为目标的这种多元化教育,那就势必要求家长来创造这种环境,简单地说,需要很多很多钱。。。北京的家长比较有钱,仅此而已。
铁壁缪拉
赞同来自:
大家比的是什么?个人综合素质。
比如领导力,体育特长,艺术特长,家庭背景,比如你能为学校带来什么,这些才是申请者的核心竞争力。
比这些的时候,自然北京学生(还是修改为一线城市比较合适)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而那些传统高考大省的学生更多的是希望通过高考来改变人生,目的就不一样,就算你让他去美国上学,没有全奖一年五六十万他们拿的出来么?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
这个问题再好看待不过了啊。随便拿湾区某著名私校来举个例子:
http://www.harker.org/upper-school/support-services/college-counseling/college-acceptances
2015-2017年间,该校Upper school共计800名学生,总共产生了175个藤校录取。
PS. 这还是在以教育性价比低下出名的加州湾区的单独一所学校的结果,vs一个四千万人口的全球第二强国的首都光环加成的最NB的超级城市。
Disclaimer:非地图炮,仅针对题主。
如果说河南人在这位题主眼里是渣渣的话,那很抱歉,这位题主在湾区人眼里连头皮屑都不算。
避免无脑喷,展开说说高考和藤校录取的问题:
高考的地域歧视,跟藤校录取的国别/种族歧视,其实背后是一样的道理,那就是“在公平的标准化考试之上,因为完全基于标准化考试成绩的录取规则不合理(基于某个立场的某个群体的某种效用函数),所以制定显性的或隐性的歧视性政策来作为录取规则的一部分”。
矛盾的根源在于,优质的教育资源(答主将其定义为可以使其接受者获取更高物质回报的教育资源)是稀缺的,并且随着地区的不同,其稀缺性是不一样的。因为剪刀差决定了高端岗位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分布,而金字塔形状的社会生产关系决定了只有顶层的一小部分岗位可以跟优秀的教育资源相匹配,否则将会出现脑体倒挂的现象(体现为大学生就业难)。打个比方,同样是100个就业岗位,可能在美国有30个高端岗位,北京有10个,而河南(随便举个例子,莫对号入座)只有1个。原因在于,这些高端的就业岗位和教育资源全部被高度集中化,而这些就业岗位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打个恰当的比方,河南就是北京的经济殖民地,负责产品/服务的倾销+廉价人才的掠夺。在规模效应的带动下,一个在北京的互联网企业工作的人才是不可能在河南获得同样的产出的。
扯完了教育资源的稀缺性,接下来谈教育资源在空间上的分配不公。尽管优质的教育无论在哪里都是稀缺的,但是并不意味着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就业资源在空间上会重叠。以美国为例,坐落在偏远地区的名校数不胜数,而这并不影响这些学校的学生拿到好的offer然后搬去大城市居住。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政治权力对一切资源的掌控造成的跟距离负相关的辐射),我国的优质教育资源很大程度上是直接跟大城市绑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的录取很难不受到“本地保护”思想的影响,不论是从税收和政策的方面,还是从近水楼台那里受到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不公平的录取规则就呼之欲出了。举个例子,北京人认为跟外地人竞争公平的高考是竞争不过的,但是由于导致有资质接受优质教育的人要远远多于有机会接受优质教育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公平的高考所筛选出来的擅长死读书的外地学生跟一个在高考体系下成绩略差但是物质资源更优渥的本地学生相比,后者往往有更大的可能在现有的社会游戏规则下(包括本地人的“主场优势”考虑在内)取得更好的个人成就,使得整个录取标准向本地学生倾斜。
但是说一千道一万,这样的录取规则是不公平的,因为它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而是对不同的群体区别对待。相比之下,高考的地域歧视比藤校录取的国别歧视更为恶劣,因为不同的国家的国民之间是不存在义务的,但同一个国家的国民,可是无差别地给这个国家的发展做了贡献的。
题主既然蠢到替这种不公平的制度洗地,那就只能以其人之道扇其人之脸了。
Eruvin
赞同来自:
这是个好问题,事实上作为白左大本营的藤校是非常希望有非一线城市的中国学生的(某大藤某届没从北京招一个人),问题在于很多地方的同学们认为考藤校这件事情根本和自己没关系,压根就没有深究;抑或是信了高票的邪,觉得从河南考藤校也要和京沪一样Sat2300(现在应该是多少来着?),托福115,八门AP,模联主席才算起步。套用一句鸡汤,其实好多门是虚掩着的。
当然下到个体来说,很多人的社会经济条件使他们承担不起风险去哪怕试试这门是不是真是虚掩的,这也没有办法。
好吧,评论区说起来了学费的事情,看来又得科普一下:哈佛,耶鲁,普林斯顿,MIT,达特茅斯,阿默斯特是对国际生提供无差别助学金的,你上不起学的话学校包你学费生活费过节回家机票钱。这种信息都在网上,很多朋友们不去查就到我评论区说什么学费交不起,是不是也算没推门呢,这门推起来还毫无技术含量,有网就行。
注:大家似乎认为河南只有几千块钱掏不出来的穷苦人和送孩子去美国读高中的土豪,就没有小康之家,令我无言以对。
Wenkan Photo
赞同来自:
爬藤其实本来就没什么意思,我自己是藤校出来的,那帮本科生我观察下来的结果只有一个结论。
如果你是二代,爬藤也容易,那么上藤校就是加一层光环,其实也不是靠藤校才让你牛逼的。回去拼爹该干嘛干嘛。
如果你不是二代,那么藤校所谓的Netwoking也好,情怀也罢,学术之外的吹嘘的东西大概率对你没什么卵用。最后还是一样凭本事吃饭,那么藤校和好的公立大学对勤奋的中国人来说也没有本质区别。
所以北京爬藤的人多,只能说明北京二代多……
大排米面
赞同来自:
不是说生在北京有原罪,就像一个人继成老爹遗产变富翁,我能有什么意见?而是说北京学生已经开始大规模本科出国时其他省份尤其是非市区的地方连相关的意识都鲜有,这不是因为这些地方的人傻,而是先天性地被资源限制了。
————————————————
原回答:
这么说吧,我是浙江县城的考生,我上大学前就从来不知道竟然还有本科就能出国这种事,什么雅思托福学都没地方去学。没有贬低河南省的意思,但是经济状况尚好于他们的浙江省非城市地区的信息和资源都闭塞到了这种程度,你就可以想象中国大城市的孩子从一开始就占了多少便宜了。所以别得了便宜还卖乖了行吗。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
梧台居士
赞同来自:
我们学校的学生在尖子生数量上两倍于隔壁学校,却从来没听说过有这种机会,都在一心准备眼前的中考,为了上县城里那个市重点中学而努力。
我直到上高三时才知道,国内名校自主招生这种事情很容易参加。有些学校能把全校学生组织起来搞这个,连二本成绩的都能去凑凑热闹。
而我们高中当时只有寥寥几个人去参加了一些学校的自主招生,而且他们都是教师家庭出身。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自主招生这种事情遥不可及,不是自己能接触的,也不知道该怎么准备怎么参加。
Rebbcca
赞同来自: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从个人的角度再做一些补充。
迄今为止我看了这个问题下面的全部回答。其实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包括我自己在内的许多观点,都是从私人的角度出发的,即我们学校,我,我家人当年高考如何如何。同时,持两种论点的双方,每一方的观点都惊人地一致,一方觉得,这TM不难啊,我身边都是这样的人,只是你们自己不开门罢了,另一方马上说,放屁!咱们连门在哪都不知道。这两群人,注定是难以相互理解的。
我之前很喜欢看社会类的纪录片。纪录片,似乎每每涉及阶级,就会引来比较高的关注。大家所熟知的《高考》,大山里的甘肃考生紧挨着人大附的出国党,看得人心里直揪。失去父母需要贷款读书的考生和人大附中全力申耶鲁的孩子,确实很难想象对方的生活,但也都实实在在是很辛苦。相同题材的有陈为军的《为什么贫穷》和范立欣的《归途列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
但是,我可以很确定地说,目前来看,中国的大多数人家,既没有有钱到随随便便送孩子上个美本,也没有困难到交不起学费的地步。大多数人只是刷着五三兢兢业业想上个好大学的普通人而已,家长咬咬牙买学区房,送辅导班,只希望孩子能上一个好一些的一本大学。这些事实,看一下一本率和出国率就很明了的了。我昨天在回答以后,很认真地反思了一下,其实我自己的全局观还欠些。
这是我本科的第三年。我所在的大学,父母是公务员/教师/医疗工作者的比例很高,大家去个几万块的交换项目,向家里提一提,也都是没什么太大问题的,更直观地说,如果随随便便走进一间自习室,一半的电脑都是mac。我在前两年自卑过,埋怨过自己的家庭情况,但最后也想明白了一件事儿:我们努力考985/211/上藤校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自己开开心心地活着。举个例子,村口的小王家里很穷,但这几年用外出打工的积蓄给家里盖了新房子,他每每说起这件事都十分自豪;有人去美国读了“不实用”的文科专业,但他每天都觉得自己的研究很有趣。这两种人,都活得无比快乐,实际上是并没有本质区别的,都值得我尊敬。想通了这一点,我就不大为家境的事情烦恼了,因为我很喜欢自己现在的专业,也相信以后的工作能带给我尊严和成就感。
澳微帮上有一种政治正确就是,退生物/材料,转CS。我持的观点是,每一个人都要想清楚,什么东西是自己持久的快乐本源。有人想赚多一些钱,买大house,这一点也不丢人,另一些人就觉得,即使一辈子都籍籍无名,但这种探究未知的生活使我无比幸福,那为什么一定要退坑呢?无论上什么学校,做什么工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是最难的,上藤校的没什么好优越的,没上的也不用太羡慕。藤校不是标签,只是达到最终目的手段而已。
祝世界和平:)
分割线
以下是原回答
作为来自浙江一个五六线小县城,现在上海读书的人来说两句。
15年的时候参加上海某985综合评价面试,有教授问:你为什么没有考虑港大?
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我难道可以申请港大吗?(当时以为只有状元水平的人能去);第二反应是:应该特别贵吧。(父母年收入之和5w左右)
于是我说:我们家那边比不了上海,我不知道有这个途径。
教授也愣了一下,你们那里经济水平应该……还好吧。之后就结束了个话题。
后来过了面试,进了这所学校读书。经历了两件事情,第一件,室友和平时接触的同学里有不少上海人,接触过程中才慢慢地发现,在上海好一些的学校里,出国/港校都是十分稀松平常的事,这时才感受到了眼界差距。第二件事,16年高中母校有一个学弟,成功申到了港大(自费),在申请过程中和他打了一些交道,明显可以感受到这个学弟家里经济条件极其不错的同时,还有与上海接轨的很好的信息源。
有高票表达了“这扇门是虚掩着的,有网就行”,其实我是不认可的。重要的不是申学校渠道本身的难易,关键在于如何获知这条渠道,而这一点除非机缘巧合,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离不开大环境/周围人的眼界的,而这又和经济条件密不可分了。要不然在小县城高中和在人大附,只要有网岂不是没有区别了?
WisdomLinked
赞同来自:
想必各位在上周都被一份“2017中国大陆出国留学最强中学TOP50榜单”给刷屏了吧?距离SAT十月考试出分在即,ED申请的迈入倒计时,看到这样一份榜单应该让不少同学紧张了下,尤其是在这些上榜的Target
School以外的学校同学。那么我们今天来具体看看这份榜单究竟是怎么样的情况。
首先我们放上完整的榜单 - 2017 中国大陆高中出国 Top 50:
上榜的50所学校中,有34所学校142位学生拿到藤校offer。要强调的是,是142人,而不是142份offer。单说Offer数量的话,容易误导,因为如果一所学校偶尔出了一个尖子生,拿到多所名校offer,就可以宣传出似乎拿了很多名校offer,但是实际上就一个学生,所以本榜单以拿到offer的人数计。
根据历年数据以及业界公认为200人为基准数据来计算的话,这意味着在2017年这个申请年度里,上榜的50所学校占到了总量的七成。
其中,今年去美国方向总共为4442人,拿到藤校offer学生占比则为3.2%。中国学生拿到藤校offer的机会总体是千分之一,换句话说,一旦进入到这50所学校,拿到藤校offer的概率比在其他学校要高31倍。
那接下来我们再具体看看拿到藤校Offer最多的学校都是谁?
很明显,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是2017年度拿到藤校offer学生最多的学校。哈佛大学今年一口气录取了该校3名学生,哈佛历年来对录取中国学生相当吝啬,由此可见,哈佛着实青睐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另外,深圳中学今年有哈佛的offer,也打破了华南地区多年无哈佛offer的记录。
不过,和进藤校相比,进入TOP10-TOP30申请的难度低一些。在50所上榜学校当中,总共有1166名学生拿到了美本排名前30名校offer,占到美国方向总人数的26.2%。但要留意的是,这些学校很多是典型的分控学校,所以中国学霸型的学生往往容易拿到这些学校的offer。
Target School 都在哪?
上榜的50所学校当中,所处在的区域依次如下。
上海以11所学校高居区域榜首:上海中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等。如果把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算上,出国以普高学生占优的学校,上海居然占到了4所。这跟上海历年来有着提早准备出国的传统并且有着大批优质留学咨询机构的支持密不可分。
北京上榜的学校总数排在第三位。北京上榜的学校有个特点,都是公立。
另外,该统计出处—少年商学院—每年都会分析当年哈佛录取新生的特征,比如《14张图表告诉你哈佛2017年都录取了怎样的新生》,其中就反复提到,学生长期参与社团活动的经历非常重要。
本次《2017中国大陆出国留学最强中学》上榜的50所学校中,人均社团较高的上榜学校,主要集中在一些老牌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老牌名校中。这跟这些学校创校时间悠久,具有社团传统有关。而这反过来也促进了这些学校排名的靠前。
不可否认,如果你身处在以上上榜的Target School里,你的先天申请优势自然比Non-Target School的同学大,但是,这是一个充分但非必要的条件。一个申请是一个holistic application,与申请人自身的素质,准备程度,标化/文书/面试上的努力都是必不可分的。所以对于这份榜单也不用太紧张,要申请的同学抓紧最后的时间,做好申请的冲刺。
*文章整理自宜校机构的调查
狗子
赞同来自:
国内能送孩子去读野鸡的,
也不超过百分之一。
再加上SAT考试分数要求,
再加上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必须付出的学习费用,
明面和背后的成本,
其实都是很高的。
当然,
也有土豪家的孩子并不打算出国的。
反正我在国内认识的几个土豪朋友,
一个在开酒店,
一个在当公务员,
一个在银行上班。
这三个人,
两个河南老乡,
一个山东大汉。
再说了,
出国也不见得要去藤校,
某发小妹子现在在圣彼得堡学电气工程,
也挺乐呵的。
目前送孩子出国就俩要求:
有钱,有想法。
有人有想法但是没钱,
有人有钱但是没想法。
日了个天
赞同来自:
从宏观角度:
1. 开放市场下,小国不能决定商品价格,教育亦然。在教育问题上,中国(大陆)仍是小国。所以当国内的定价(因为舆论、政治等原因)失衡时,国际定价就会起作用。长期来看,国内定价必将会向国际定价靠拢。
2. 双向选择倒逼教育改革。在只有清华选学生的年代里,用什么制度招生,招什么学生,招什么水平的,完全由清华自身说了算。而当学生有了更好更多选择时,便可回头向清华议价。选择越多,议价权越大。自主招生便是一例,学校减小学生考试风险以避免学生流失。
上面两点不细说了,因为我自己是北京人,榜单里排第一的还是我母校。要举例子我只能举周边孩子的例子,怕会显得自己有倾向性而引战。
从微观角度:
1. 学生应当有主体性。主体是人,而不是规则。经历中高考的国内学生很容易产生依赖规则的惯性。即所有人遵循一个统一的规则,我在这个规则下比你强我就应该结果比你好。然而进入社会才发现,社会规则是模糊的,信息不对称的,而且多样化的。以我自己的留学经历为例,大陆来的学生在数学编程等基础上完全不亚于美本,但劣势是我们的主动性不够强,不知道主动搜集信息,主动争取资源。面试的时候也易倾向“你考我些问题,来检验我优秀”,而非“我向你展示我的经历,来说服你我能为你带来价值”。
2. 教育的目的是成长。(无论用钱砸的与否)成长就是收获。前两天有几个很火的问题,包括人大附(分校)学生拍电影,清华附小的学生搞大数据之类的。主要反对声音都是这些成就是靠钱或家庭帮助砸出来的,不(完全)是自己的成果。我认为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观点过于静止,因为教育的意义并不在于某一件事本身,而在于这件事给人带来的经历和成长。如这次拍电影需要家长提供五成帮助,下次只需要三成。这次需要父母赞助三万,下次改自己募捐。这就是成长。在美国的所谓素质教育,其实也很大程度上需要父母的资源和帮助,如去非洲做义工,中学时在投行实习等。但即便这个机会是靠父母争取到的,若能在这段义工/实习中有所收获,那便是成长。
以上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
似乎在澳微帮,乃至整个中国,唯有高考和分数才是绝对的政治正确。如果你要讨论一个人的眼界,那就是「何不食肉糜」。
但我不想评论美国学校在中国招生的结果。因为人家都是私立学校,想要谁要谁。
我想说一个我高考时候的故事。那是在2007年,网络还不是很普及,大家还在用动感地带短信包,我所在的那所乡村中学,基本上和在线资源是无缘的。
那么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大家的依据是什么呢?
你所有的依据就是一本写着学校专业代码的小册子。
没有别的。
所谓的填报志愿,真的就是字面意思上的填报。没有什么网上的系统,也没有修改志愿这一说。
大部分学生不知道『电子工程』和『电气工程』有什么区别,不知道『计算机科学』和『程序设计』有什么不同,更不知道有自主招生和港校新加坡全额奖学金留学这回事。
有心的家长和考生,一般会在高考后去各大书店搜集各种资料,包括各个专业往年的录取情况;那些手中资源比较丰富的家庭,直接就上网查资料,或者去电话咨询在校生和高校的招生人员。但大部分家长和考生,都是考完了出了分数,发现自己在一本线以上就觉得万事大吉了。
结果到了填报志愿的那天,学校早上九点把材料发下来。就是一张类似高考答题卡的东西。第一志愿只能填报一个学校的一个专业。然后学校说:下午两点交上,逾期不候。
换句话说,你要在这短短的几个小时内,从上千所高校的上万个专业中选择一个,作为你的第一志愿。
学校的做法是违规的,因为填报志愿的时间是三天。
但对不起,就给你这几个小时。你爱报不报。
并且,
你所有的依据就是一本写着学校专业代码的小册子。
没有别的。
于是你就会看到:有些学生考了600多去了二本,有些学生卡着一本线去了211。
然后你就会听到有一些600多分的考生在咒骂中国教育的腐败和自己家长的无能。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讨论「眼界」依然是「何不食肉糜」,那我还能说什么呢?
AdmitWrite留学
赞同来自:
作为一个留学机构号来答这种问题其实是不太合适的,争议性太大,又必须给出观点,很容易被人说,啊,你们什么情况啊,一点都不客观啊。所以小A尽量……尽量只讲事实。
目前这个问题下主要是两种观点——
观点一:上国外大学,或者更进一步,上藤校其实比大家想象中的简单,但居然有的地方有些人压根就没有出国留学这种意识(当然各个答主或者题主的态度和语气是不太一样的,小A这里尽量只提炼出观点)。
观点二:藤校很容易吗?明明很难啊!你这是“何不食肉糜”!
藤校和国外大学其实是两个概念,换句话说,藤校和一个排名50以后的大学绝对是两个概念。两者的申请难度是完全不一样的。题主提供的数据,藤校在大陆高中录取的人数是169人……2016年高考的报名人数是940万,这里面可能有少数没报名,忽略不计。于是有的同学的观点就是,很多人没有申请藤校(选择了高考),如果大家多一些人申请藤校,会发现藤校其实没那么难,那么最终从大陆录取的人数肯定会增加很多。
但事实上也有一个可能,申请人数的增加最终只是让竞争加剧,而录取人数并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我们假设有条件的同学都去申请藤校,结果会是大部分都能被录取吗?
来看一看近两年藤校的录取情况:
除了康奈尔一如既往地慷慨,整个藤校的录取率都可以说得上是非常低了吧?
学校决定录取多少人往往都是非常慎重的,而且会根据学校的容纳情况来进行判断,一般都比较稳定。大陆学生的生源质量本来就比较好(从基础知识和考试能力上讲),加上基数大,出现优秀的苗子的几率是很高的。如果这些优秀的学生(即便各种条件都满足)都来申藤校……恐怕藤校也承受不住啊……
最终结果是,录取率更低,而录取人数可能还是那个鸟样。
然后又有同学说,就算我拿到了藤校的offer,我也读不起啊。另一些同学就站出来解释说,别担心,有奖学金呢。是的,一些大学确实会发放奖学金,小A之前也针对美国大学的奖学金做过一些“科普”:
美国大学给学生提供的资金补助主要分两种:
l Need-based Financial Aid-基于资金需求的助学金
l Merit-based Scholarship-基于优异程度的奖学金
Financial Aid是助学金,是根据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来判断的是否提供的,也就是说学校会根据申请者的家庭收入和纳税信息来,判断这个家庭应该为学生的教育付出多少,不足的部分再由学校和政府来补助。
而Financial Aid本身又分为很多种形式,包括sholarship、grants、loans、waivers等等,总结一下又是两种类型:
l 需要偿还的
l 不需要偿还的
申请上又分两种类型:
Need-Blind——就是申奖不影响录取,招生官在审阅申请材料的时候不知道学生申请了助学金。
Need-Aware——会影响录取,同样条件的两个学生,学校会给那个没有申请的学生录取,毕竟学校也想节约一笔钱。
等等等等,刚才说什么来着?
前面提到,Financial Aid学校需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那如何保证学校了解的是学生真实的家庭收入状况呢?这就需要一个SNN号码(社会保障号码,Social Security Number),个人所有的收入和纳税信息都会跟这个SNN对应。而这,正是学校判断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依据。
也就是说,Financial Aid是针对美国本土学生的资金补助,基本上与国际生无缘。所以面对这种丰厚的而且很可能不需要偿还的资金补助,作为留学生的大家,只能含泪挥手,撒有拉拉~
老司机等等!
真的没有那种钱多到能够不止提供美国学生资助,还能顺带帮助一下咱们国际生的学校吗?答案当然是——有的,比如:
l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
l Princeton University普林斯顿大学
l Yale University耶鲁大学
然而,这种助学金,与其说是Need-based,还不如说是Merit-based。能申请到这样的学校,学校更多的是基于学生的优秀程度了吧?
所以咱们又回到前面的问题上,有多少人能成功地打开藤校的大门?
申请藤校难吗?对于某些同学来说,可能唾手可得。而对于另一些人,而且更可能是大多数人来说,难。
有的同学说准备SAT、TOEFL、AP、课外活动都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不努力,难道要怪环境?比如有的同学就认为北京藤校录取人数多,是因为“北京”这个词背后有着极大的优势,于是另一些同学就反对说这跟地域没关系,跟在北京还是广西没关系,跟在上海还是河南没关系,跟在香港还是甘肃没关系。你没申请那是你自己没有留学这种意识,门是虚掩着的,你只需要推开就是了。
于是我们就要搞清楚,为什么这么多学生没有留学这种意识呢?
1、因为他们压根就不想留学,没有这种需求。
2、贫穷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可能性。
3、虽然有经济条件,但观念落后,没有意识到可以出国留学
题主所吐槽的,其实也并不是一种情况,而是后两种。大家说句老实话,国内的经济发展平衡吗?
不平衡。一些地方经济已经达到世界发达水平,而一些地还在建设当中,另外还有一些地方相当的落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才多少年?经济尚在发展之中,教育的发展能快到哪去?尤其是这是一个需要积累的事业。而人们对待教育的观念,是和他们自身的素质直接相关的。一个只读过小学的农民家长的观念里,孩子读到大学恐怕已经是他能考虑的极限,而在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眼里,孩子出国留学可能才是最好的选择。
同学们说得好,这就是眼界的问题。但,事实上,你不能怪农民的孩子的眼界太狭窄,也谈不上他的父亲的眼界有什么错。真正的物质决定意识,限制就在那里,就跟冰冷的钢铁一样,是难以撼动的。你不能期望一夜间所有人都把眼界提升到一个什么高度,那是不现实的。
而且,留学这件事情,尤其是留学藤校这件事情,除了拼个人能力,还是要拼家庭资源。意识到留学和能留学是两个概念,能留学和能轻松留学也是两件事情。有的孩子家庭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甚至有些全家人基本都有过留学经历,留学对这种家庭的孩子来说难吗?他从小接受的教育,接受的观念,享受的资源,真的和大多数普通人没区别吗?
回声箭
赞同来自:
包括题主在内的很多人,都无法想象在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居然有人不知道可以直接申请美本。但是就如同贫穷限制了很多人的想象力一样,富足的一线城市生活也限制了这些答主的想象力。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诸位答主,这是一个普遍现象,甚至更加严重。
就以我自己的经历举例子吧,在我高考之前,别说直接申请美本这种事情,甚至我当年参加物理奥赛,都是一个很奇特的事情。当时我在从未接触过奥赛的情况下被塞了一本书看了一星期就去参加了,只不过因为我在班里的物理学的最好。最后虽然过了初试以及复试的笔试,但因为实验雪崩而被淘汰,因为从来没有见过那些仪器。这前后花了一个多星期参加的物理竞赛你猜我家人是怎么看的?他们认为是不务正业,耽误学习。直到后来我高考结束之后报志愿的时候,我父母才发现其他的全省排名靠前的学生们不是这个竞赛加分就是那个奖励加分,在专业报名和投档时占尽便宜这才如梦初醒,索性我裸分考得够高,还算结局不错。我估计那些答主们根本想象不到这种情况吧,这真是现实比小说更离奇。
我再说一个有趣的事情吧,最近听一位好友说起一位刚认识的富二代A君。A君在加州学电影,毕业准备拍个片子,电影题材准备拍我国的贫困乡村。刚刚写好剧本,其中到处都是对中国农村刻奇式的想象,比如窗户都是用报纸糊的之类的。其实这已经够让人吐槽的了,因为在贫困山区,报纸还真是个稀罕玩意儿,根本轮不到糊窗户。但这不是最值得吐槽的,还有更令人悲剧的桥段,那就是主角住在窗户都用报纸糊成的房子里,结果非常娴熟的在电影开头打开了自家的床头灯。床头灯!这样的房子里居然出现了床头灯!不得不说,富裕也限制了这位兄弟的想象力,可能床头灯这个东西在他的世界里是与生俱来自有永有的吧。而本问题下许多答案给我的感觉,就如同这位A君的剧本,充满了床头灯式的喜感。
胡子昂
赞同来自:
我觉得阶级之间信息的差异,远比我们所看到财力背景等等要大。信息差异从根本上扼杀了可能性。今年上半年,我和 @林廷倩@苏金宇 以及其他几位同学去了两所杭州市的重点高中,注意是杭州的重点中学,他们对于出国留学的操作,自己的可能性的认知上就已经和我在哈佛峰会接触到的学生差距很大了。
信息上的差距是我觉得是可以弥补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去几所学校去做所谓的生涯规划导引,本质上我是想要告诉这些也算是很优秀的同学们他们也可以。
譬如说,我们给他们去参加presentation的活动,给他们做头脑风暴,一些北京的学生为了爬藤做的活动,我觉得他们也一样做得很好,无非就是从来没有人告诉他们应该这么去做,他们的想法就是国内考一个好的大学,对清北,浙大真的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更不要说更加具体的东西了。
我们还做了一些问卷调查,了解他们所了解的以及他们想要的,结果其实也并不乐观。这还是一个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会的重点中学,我们国家的其他地方呢?我不敢想。
几个人的力量还是太小了,还需要更多的人来做这样一件事情。
我还是希望能有更多人能够意识到这些问题并且积极主动地站出来,一点点的改变也是改变。我是个很理想主义的人,但是二十岁需要理想主义者。
啊啊啊啊啊
赞同来自:
额,我读高中的时候,知道自主招生
但不知道许多学校有,以为只有个别学校有,如中国前20
也没去想这件事情
想象自己综合素质
我就没去
结果一个我们班当年总体成绩排名20多的男孩去各种自主招生
拿到一个不错211的名额
只需要考到一本线,就可以任选专业
那个学校的最好专业录取分数线比一本高许多
我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学校还有自主招生这么回事
最后我高考失误,他正常发挥,我分数比其高不少
结果,他去了非常好的一个专业
我只能服从调剂,来到一个自己也不知道的专业
许多时候,大多数孩子真的不知道这个信息
他们忙着高考了
读大学的时候觉得很不舒服
但工作了,才知道收集信息,整理有效信息
得到自己需要的,利用它
这是非常有用的能力
很多人说为什么16年房价暴涨
我们来看
这只是15年上半年的利好,下半年还有许多
你觉得房价不涨,我都不信
但许多人不知道啊
吴桐
赞同来自:
答主郑州人,初中就读于郑州外国语中学,高中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确实,从初中到高中到大学,感受到了很多由于地域与学校的原因带来的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初中在郑外,郑外应当勉强算是河南省最好的中学之一;郑外的同学们除了中考,有着两个较为特殊的机会,分别是去往西安交大少年班和去新加坡的留学项目,分别是在西安交大读完研究生,中途不能改换大学以及去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就读,毕业后留在新加坡工作五年。当时来看我如果申请成功率还是不低的,但是还是全力准备中考,大概考了全省前五十的样子;
当时教育部特批天津南开中学在河南省有40个人的招生名额,考了小卷以后在南开和郑外之间权衡再三,还是因为南开中学是周恩来与温家宝两位总理以及一众大家的母校这一点吸引了我去南开读高中。(吹了一波母校嘿嘿)
在南开中学,我参加了数学、物理和生物三科竞赛和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三科竞赛拿了联赛二等奖,科创侥幸拿了国三。我并没有学过竞赛,但是凭借比较扎实的基础和一点竞赛氛围下的渲染我也得了一点奖;而我这种经历在南开是常见的,基础尚可的同学都会去广泛参与竞赛。之后就我而言还遇到过如下机会:中科大少年班;新加坡大学项目(和在郑外的那个是一样的);巴黎政治学院招生。此外我高中就学了托福,当时有出国读本科的打算。但是后来决定还是卯足劲考北大物理系而放弃出国放弃少年班。当然,最后高考还只能说是差强人意,来了浙大物理系。
以上就是我中学自身遇到过的多样化的各种“门”。高中时和初中同学交流,包括现在在大学和同学交流,大部分人的的确确自始至终都只有高考一条路;没有保送没有出国没有少年班没有各种特招项目,连参加全国五项学科竞赛到科创到模联什么的氛围都没有,这个事实是很清晰的;但是对这个问题,我只想表达两个看法:
1、人往往会很看重自己没有得到的机会,而过于拘泥于自己没能推开各种“门”,但是“门”终究只是另一种形式途径而绝不是让你进步的捷径。
细数一下自己中学遇到的门:
西交大少年班
中科大少年班(我至今还是有点后悔,既然想读物理当时为什么没有去科大 )
新加坡国立大学(现在已经是亚洲第一)
巴黎政治学院
浓郁的五项学科竞赛氛围
科技创新大赛(它其实和很多全国性的官方的大学比赛是一脉相承的,但很多人高中不知道)
还有我有一点了解但是因为一开始就没打算参加的门:
丘成桐数学/物理比赛(这个成绩好报清华的话这个比五项的金牌还有用)
IYPT高中组(物理系的同学们知道,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就是仿这个的,其实IYPT高中生就有参加,我们学校当时也出了一个队)
而我身边的朋友或者认识的人呢?
有中考比我好,现在只是在211学校的;
有丘成桐赛全国第六的台胞因为政策原因现在在北航读物理现在前途明朗的;
有高中在校成绩一般,但考A-level去了剑桥的;
有依然高中在校成绩不算突出,但去了加州伯克利制霸全系的;
有还是在校成绩一般,sat1和2都是2400去了芝加哥大学的;
有去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受不了要回国的;
有去了中央音乐学院,考试的时候拿了全国第五(前四应该都不是第一次考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我只是想说明,有时候通过好的门去了一个好像是高的平台,自身不一定能得到好的发展;有时候则恰恰相反;自我上升的途径是真的多,的的确确很多时候因为自身的局限性,只能按照一个路子走下去;但是路子是没有优劣之分的;你去哈耶普我高考去清北张三去新加坡李四拿金牌王五体育或者艺术专业内贼牛逼进了中央音乐学院或者国青队——都是一样的,没谁比谁牛逼,也没谁走了捷径——前提是,你要足够努力。我认为,这一点也是越是高的平台上大家水平越是参差不齐的一大原因。我身边那么多的例子教会我一件事:你得到的只和你的付出有关和你的路子无关,就好比我现在在浙大读物理而不是在北大或者科大,是因为我付出的就只配让我在浙大读物理。(我没有黑浙大,我也很爱自己的学校,只是说物理专业上浙大确实落后于北大科大)对于大多数人,大家都只有有限的“门”,但我们真的没有必要眼瞅着别人的“门”眼热;踏踏实实在自己的路子上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没人会亏待你的。
2、所以时时都要告诫自己,自己现在得到的荣誉或者站在的平台是否只是因为路子让自己暂时先一步得到了它;而不是自己的努力真的配得上它。
因为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很多,所以语焉不详逻辑不清楚的地方有很多,请大家见谅;我们可以在评论区做进一步的交流或补充。
谢谢你那么可爱还看完了我说了这么多☺️☺️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
而北京高中生,和全国其它地区的高中生比起来,没有任何优势,如果有,也仅是北京有经济能力送子女出国留学的家庭比例更高。
至于所谓的素质教育,我们都知道这个东西有多水,是否在“社会活动”、“科技竞赛”上拿些奖,仅仅取决于高中生的老爹有多少社会关系。而其余的SAT和英语考试,就复习难度而言全国各地城市间几乎没有差别,标准化考试都是靠背单词和刷题,谁用功谁就分高。
Lee的海
赞同来自:
——
原回答:
虽然我现在也是留学。但看到大部分答主都能意识到阶层差异和家庭财富对孩子未来的巨大影响,我就放心了。
并不觉得留学要感谢自己比同龄人多付出了多少努力,也并不觉得自己比大多数同学真心优秀到哪里去。一句话,能到大S学习,能取得一些成绩,还是得益于投胎投得好,有资源去发展,有机会去展现——所谓birth lottery,得感谢父母。北京17年的高考状元说得好,并不是全国的孩子都能享受到他在北京享受到的教育资源。
所以,本科可以上藤校,在我眼里没什么值得骄傲的。是,托福SAT各种活动的确难,但高考、竞赛,甚至仅仅是“走出大山”,哪个不难呢?如果自己在他们的家境里,会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