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会计学硕士还值不值得读?

本人双非一本院校,拿到了会计学硕士offer,但家里认为,这个学历回国不好找工作,现在会计移民又太难,在当地找工作和实习也很困难,读书不值得,不如现在通过关系进入本地的股份制银行。可是我更想做财务,也很想移民,去四大或者五百强,悉尼大学的硕士真的能作为五百强的敲门砖吗?还值得读吗?
已邀请:

Spitfire

赞同来自:

泻药...
是想听真话呢,还是好听话呢?呵呵
有人通过这个平台拓展了眼界,争取到了500强或者四大的intern;也有作业只会找代写,混个pass然后混吃等死不知所云的。前者当然不屑于浪费生命和键盘侠们赌气,后者除了用中文骂骂U sleep U die水,也就只好求助于熟人社会的“关系”这个万金油了
关键还在打铁还要自身硬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

谢邀,基于猜测 澳汀 是今日悉尼staff的考虑,本帖匿了。
本人利益相关:USYD 在职staff。
本来不想答的,看到楼上一些答案我还是要来答一发。

Case 1 读完后回国发展
Q1: 打算回国的情况下,是不是读了悉尼大学的会计master我回来一定就能找到500强/四大的工作?
不一定,你的情况读了USYD的master有加分,但是至于加到哪一步看各个公司的标准。首先读会计和从事财务相关职业是完全两回事,不是所有的财物相关职业都是accountant,也不是说做财务就是成为了一个accountant,财务相关的领域有很多,assurance/taxation/advisory方面业务四大都有涉及,这些业务和accounting一道平起平坐都是四大的中流砥柱。如果你真的了解四大,就会知道所谓的做财务细分也需要很多不同的人,譬如强IT专业的学生,再譬如ICT方向的学生,我在pwc的时候我们的team里甚至有考古专业出来的人。科班出身再去应聘固然有优势,但是现在大公司的培训机制很完善,四大分分钟也能培养出一些非科班的大牛。所以有帮助,但是帮助到哪一步还是要看你本身的水平。

Q2: 那么我读了这个master回国找工作最大的作用/加分点是什么?
假设你的个人能力不随你读master的增长而增长,那你念这个master最大的作用有三:
1) 帮你过网申 (普通一本网申得分 < 国外留学生)
2) 帮你过par面 (至少你要有一些谈资和partner谈笑风生吧)
3) 如果你读的是会计,考CPA什么的稍稍容易一些(但是如别的答主所言,大家遵循的标准不一样,有帮助,但是不能完全等价替代)

Case 2 读完后打算移民
按道理,我本人不是MARA,作为学校staff不应该给你提供任何移民相关的信息,所以这里我想说这样几点:

1. 我前面已经说了,关于移民难易我不置评,但是四大需要各种不同的人,你有没有想过读有的专业是可以统一你移民的目标和职业发展目标的?譬如IT与business的交集,又譬如engineering和business的交集,此类专业有很多,你可以做一下research,以工科路径来移,难易程度你可以自己评估。我不是告诉你MPA不好,只是我认为所有人说到四大就唯一的诉之于accounting是一件很错误的事情。

2. 有人说,去澳洲四大雅思8888是打底的,这个信息其实是部分事实。实际上我自己的很多小朋友路径根本不是一出来就直接四大,个人能力一般的人是先找小公司等PR,PR拿出、经验积累好,再去四大(local无需 8888)。个人能力强的小朋友也有走别的路径的,e.g. intern path。我知道USYD的FOSS有小朋友去pwc的,先intern,后内推,最后转正,当时应该是没有考过雅思。这个小朋友的确能力很强(intern过很多地方),英语好(UK念完本科过来的),善于社交(这个intern机会是他professor推过去的)。你要去的只是四大,个人能力这个坎过得去的话,有什么难的?你可以理性的评估一下你的英语水平,8888也好、职业评估7777也好,都挺起来很吓人,但是试问如果有人英语很差、能力又很差,压根不能适应工作环境的英语交流,呆着又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回国。

3. 楼上那位还说了,你看只有2%的拿到PR哦!我给一下这个信息的出处:
Although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 has a post-graduate immigration policy in place, only 2 percent of Chinese people studying in Australia get permanent residency, even though the majority of Chinese graduates seek jobs there, Minister for Education Christopher Pyne said recently. ——Surmounting Australia’s visa challenge
如果题主希望来澳洲接受高等教育,我希望你一定要会critical thinking,文中语境你应该问:
1) 2% 的基数是多少,所有中国学生的2%?那么多少学生是在读高中的?多少学生是在读bacholer的?多少学生又是在读master的?多少学生是自己不愿意移民的?多少学生是想移民但是失败的?所以这2%是个很好的博眼球的点,然而并不适用于题主的情况(一本来usyd 读master)。
2) 如果你回溯Christopher Pyne的语境,你会发现他给这个数据是为了支撑不裁掉会计SOL的决定。作为一个正常人,你会怎么和人家说?因为中国211/985过来读master学生留下的概率接近100%,所以我们决定不裁掉会计SOL?

以上,我觉得你可以去银行intern一段时间(几个月)再做决定,如果你觉得你说的银行里的生活是你想要的生活,那么可能来USYD读研也并不是那么的必要。即便你最后决定过来,你intern的经历对你也是一个加分。

写了很多,希望有帮助,最后还是决定防小人匿了。至于我说的一些事情的可靠性,答主你邀请的我,虽然我匿了,应该还是知道我是谁,翻翻我之前的答案,置信度应该就一目了然了。


PS: 人家Education consulting至少是正经职业,国内怎样我不知道,但是客观的说我接触到的local agent都很正常,比有一些好大喜功、标题党搏眼球的媒体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

本人作为一个悉大学生,近年来悉大捞钱是有目共睹的(学费还年年涨),见票即收。 特别是商科90%以上都是中国留学生,而且这里面过半数都是在混日子的。并不是说课程很水(课程还是很棒的),只不过是可能回和楼主理想中的留学环境有差别。加上现在会计砍掉了,楼主要移民不妨去读个IT。
职业方面,楼上诸位都说得很清楚了,关键是看自身能力。归根到底就是看楼主你觉得实际职场上的摸爬滚打可以提升你的个人能力,还是读个会计硕士可以提升你自身能力。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