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Au
Property
Report
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
搜索:
登录
注册
竞猜
竞猜
发起竞猜
问题
问题
发起问题
文章
文章
发起文章
更多
房屋报表
地区报表
学校报表
拍卖结果
拍卖时间
地区对比
学校对比
话题
小说
回忆
外国文学
澳大利亚
如何评价澳大利亚小说《雾中回忆》?
大家喜欢澳大利亚作家凯特·莫顿吗?最近看了《雾中回忆》,很惊讶一本通俗小说能写得如此细致入微。而且作者还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历史上女性的的社会角色与个人生活,超好看der。大家会如何评价《雾中回忆》呢?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与内容相关的链接
提交
2 个回复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
《雾中回忆》曾名为《里弗顿庄园》,其英国庄园文学的写作风格,从一开始就让我心驰神往。读完整本书,我很难相信这是一位不足三十岁的澳籍作家的处女作。
对于环境、风景的描写是很见功力的,优秀的作品会锦上添花,让作品更见精良,而逊色的作品则会显出冗余。《雾中回忆》明显是前者。这本小说,在阅读过程中,不时让我想起达夫妮杜穆里埃的《蝴蝶梦》。例如P60:【……,弗雷德里克先生稍微变换了注意焦点。他的眼神掠过房间,……最后降落在我隐身的阳台上。顿时,他的脸“唰”地变白,像是见到了鬼魂……。】文中对于把握悬念的张弛,对于庄园完整而细致的勾勒,以及人物的心理变化的刻画,这些都是可以相提并论的。而凯特是在与达芙妮足足差了一百年的21世纪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构思一个完全陌生的故事,她的文化底蕴也是可见一斑。对于作品流派我不甚了解,不过因为达芙妮作为铺垫再来看凯特,我渐渐理解了所谓哥特文学的大致风格,这也是一个小收获吧。
故事最核心的提问,在于“好人为什么做出‘坏’事”。而正是因为是“好人”,那份良心会在以后的人生中不断进行拷问,让人愧疚难安。格蕾丝压在心头的秘密,决定欺骗妹妹后来却杀掉爱人的汉娜,还有伤口难愈的马可斯。自我原谅远比我们想象的困难:汉娜的丁尼生式的梦想破碎,格蕾丝则压抑了一个世纪。当事人没有谁可以轻易谈论这场遭遇,而只有多年后对于真相一无所知的人才可以无畏地一探究竟。这样说起来,格蕾丝的历史学家身份,其实也是很有意思的。人浑身带罪,上帝却为我们保有良心。
关于整个故事,可以谈一谈的点非常多。但是正因如此,其实每个点挖掘得都不深入,作者略微有些“贪心”吧:)
故事发生于英国20世纪20年代,渐渐过时的“传统”随着维多利亚女王的去世而消散:贵族体系开始瓦解——一个新的阶级凭借财产的堆砌,逐渐取代了仅剩“尊贵”出身可言的拮据绅士阶级,同时,人类遭受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摧残,而女性正在从既定的社会意识中逐渐解放出来。
“家族衰败”在文学作品屡见不鲜,而选择上述时代背景,则为这个故事的可信度加持,增加可读性。故事中一个又一个的矛盾显露、汇集,使得每个人的性格形成都有迹可循,也让悬念破有耐心地层层剥离,意犹未尽。
自不必提九十年代的凯拉帕克无法理解格蕾丝的女仆思维,也不用提汉娜早期对于女性身份的觉醒,单说阿尔弗雷德从战争之后的改变,便可一窥当时人们在意识上,翻天覆地的改变。阿尔弗雷德在归来后,不断地对于曾经自己或与自己同一阶级的人提出质疑。例如【“他们还说我们可以从地位较优越的人身上学到东西。我倒认为,是他们可以从我们身上学到东西。”】他对于自我概念的形成,先于忠诚女仆、私生女格蕾丝,这是致使他们无法成婚的直接原因。但是我很感激作者会让他们在错过几十年后,重新相守享受了一段幸福的时光,这样的仁慈让我在读到时眼眶湿润,虽然仅仅是一句话便一带而过。
刚看了一部名为《天空之眼》的电影。电影将【战争无赢家】这一概念,贯彻给观众。而《雾中回忆》中提到的战争,无疑也是伤痕累累。文中人物对于这场战争的看法不尽相同,作者尽力让他们的争论反映出当时每一个阶级为自己的利益争论不休的样子。【她不知道,我为了时代的沧桑变化而哭泣。就像我在重新阅读我最喜欢的书时,一小部分的我总希望结局有所不同,我依然保持渺茫的希望祈祷战争永远不会降临,祈祷战争能放过我们。】战争除却过程里的死伤,比如戴维的战死,更为震撼的,是它所带来的【后遗症】。后遗症的可怕,我想比直接的死亡更让人心碎。因为死去的人得到了安息,而活下来的人,却不得安宁。阿尔弗雷德、罗比都深受其苦,罗比的遭遇更是他最终悲剧的导火索。
故事中还多次探究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汉娜与埃米琳,格蕾丝与女儿露丝,与孙子马可斯等等。在前面提到的时代背景下出生的姐妹,年长的牺牲于社会的既定需求,年幼的对于姐姐的生活而产生畸形的羡慕,逐渐激怒了妹妹,而这时如果在她们之间安插一个男人,她们对彼此的忠诚便受到了动摇。从小电影导演到罗比,暴露的是她们除却血脉相连的姊妹关系之外,她们对于彼此其实是缺乏了解与认同的。【就像所有比较年幼的手足,埃米琳一生都在试图摸索和掌握她姐姐和哥哥的嗜好。】埃米琳所受教育有限,又因为对于父母亲情的缺失,她的不安全感随着年龄而曝露,无论是她真的想要抓紧一个人留在身边不撒手,还是以某种方式而获取关注(与导演私奔,频繁换男友,纵情酒色),她都是可怜的。这一点,不知道格蕾丝有没有因为回忆埃米琳而对露丝有更深的内疚。她们两个人的关系,太脆弱了。【你无法仰赖两个点;……没有任何事物能阻止它们往相反方向漂流。如果联系它们的是一条细绳,它最后会被扯裂,两个点远远分开;如果是松紧带,它们会继续分开,离得愈来愈远,直到拉扯的力量达到极限,然后被难以想象的速度迅速拉回,用足以毁灭一切的力量冲撞在一起。】因此,她们姐妹的关系需要第三个人来“稳固”,早期是戴维,后期是罗比。【第三条规则:只能有三个人玩。不多不少。就三个人。艺术和科学都喜欢这个数字:三原色,三点定一个空间,三和弦。三角形的三个点,第一个几何图案。不容置疑的事实:两条直线无法包含一个空间。三角形的点可以移动,改变联盟,两个点可以无限靠近同时又无限远离第三个点,但这三个点总是决定一个三角形。自成一体,真实,完整。】格蕾丝对于自己的女儿与孙子,则更为直白的袒露。【一个人对自己的小孩可能会过度溺爱或随意忽视,但孙子就不同了。母子关系的罪恶感和责任这些重担消失无踪。爱的方式变得自由。】
有很多有趣的小细节。作者偏爱推理小说,从马可斯的职业,格蕾丝的兴趣所在,以及书中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客串”都可察觉。同时,她注意到了老人们常常是被忽略的群体,即使他们由于年龄而拥有着非凡的智慧以及丰富的人生经历。人们常常忘了,老人们在漫长的一生中也有过所爱,也历经过失去。【只要一个人活得够久,他做的事就会看起来比较多。】后期读到格蕾丝透露自身短暂婚姻经历,以及与阿尔弗雷德的再续前缘时,会发现这是格蕾丝与露丝母女不和的原因,而前期埋下的伏笔此时会让人物更饱满鲜活。【她迅速左顾右盼,“别人会以为是我让你在外面等。”】
最后,译者廖素珊用词考究,没查到具体资料,好像是台湾人,她的翻译我认为绝对加分。
小卷毛儿嘻嘻嘻
赞同来自:
这部小说吸引我的是它的封面
英伦风格总让人联想起绅士、等级森严的庄园、主仆间的关系等等。秘密?吊人胃口的两个字。btw作者凯特莫顿的其他两本书也是关于秘密的,《被遗忘的花园》、《遗失的时光》,我也想在闲暇时看一下。
小说是以
倒叙、插叙
的手法写的。刚开始,我拎不清刚出场的人物,便把他们都写在纸片上,实际上到后来发现主要人物就那几个。汉娜、罗比、埃米琳……
首先,说一下
秘密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整本书的秘密有
两个
,也是刚开始就抛出来了的。
1、“我”——格蕾丝,”我“的母亲在描写中总是欲言又止的感觉,detached,indifferent,同时坚持女儿去里弗顿庄园做女仆,是个怀揣着秘密的角色。从不对女儿倾诉,却在临终前把秘密吐露给了参军回来的阿尔弗雷德(参军之前是里弗顿庄园的男仆,参军后有创伤,克服了一些困难,最后和格蕾丝同居,是比较幸福的一条线吧)。原来格蕾丝是她的母亲在庄园做女仆时与汉娜的父亲弗雷德里克先生怀上的孩子。这个秘密是被我看书时猜中的,从字里行间,弗雷德里克先生在母亲墓前徘徊,母亲又肯定地说弗雷德里克先生不会和范妮小姐结婚。
个人认为,这条线讲的没有那么细,一带而过的感觉,好像是为了衬托另一条秘密的线。这个秘密也给第二个秘密做铺垫,因了汉娜和格蕾丝是同父异母的姐妹,同时她们又是主仆关系,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亲昵,正是亲情的吸引吧。
2、第二个秘密也是贯穿全书始终的一条线。秘密直到最后一页才揭露,这种柳暗花明的感觉着实美妙。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欧亨利式结尾。
格蕾丝作为一个百岁老人,一个讲述者,并不是这个秘密的主人公,是一个重要的参与者身份。汉娜、罗比、埃米琳的恩怨纠葛支撑起了整本书的第四部分。
接下来分析人物时,会与英剧
《Downton Abbey》
联系起来。因为在书的中间一部分阅读过程中,有想弃书的念头,因其与我寒假看过的六季《唐顿庄园》中的人物有很多重合,几乎失去了阅读的兴趣,但“究竟到底什么是真相”让我继续看了下去。
汉娜是个具有冒险精神,主张女性权利(比如投票权)。她与泰迪(从政失败后,跟随其父亲从事银行生意)结婚后是没有激情的,对泰迪的生意也不感兴趣。但当罗比(第二次出场)来找汉娜还她哥哥戴维的物品时,随着交谈的深入,汉娜的激情被点燃,罗比(小时候初次见面汉娜不喜罗比,因其破坏了戴维、汉娜、埃米琳的三人游戏)是个军人,也是个诗人,且颇有名气,喜欢看书,去各地旅行,这正是汉娜所崇尚的生活。汉娜最后完全不顾世俗,常常偷偷与罗比在船中幽会,最后想与罗比私奔。
汉娜的部分性格、想法、经历与Downton Abbey中的Marry(有主见、热情、起初看不上丈夫Matthew,后来结为夫妇)、Sybil(主张女性投票权)、Gwen(主动学习函授课程)都有重合。
埃米琳热衷参加舞会,最后与汉娜争夺罗比的爱情不妥协。与Downton Abbey中的Edith(二小姐,觉得自己没有大小姐得宠)、Rose(热衷参加舞会)有重合。埃米琳喜欢罗比一部分原因是小时候罗比救过她。还有可能是因为罗比总是与她一起参加party。(罗比为了与汉娜有更多接触的机会,而埃米琳却被蒙在鼓里。)
读到罗比时没有感觉与什么人物形象重合。利用埃米琳接近汉娜,低估了埃米琳对自己的感情,没能及时遏制埃米琳的情感,也是最后悲剧的原因之一。
其次,故事发生的背景也是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参军的士兵们无论是上流社会的,还是底层社会的,有公子哥立志为国捐躯的,有的牺牲,有的虽然平安归来,精神上却留下了无法治愈的创伤,比如弹震症,罗比和阿尔弗雷德都有。罗比最后不受控制,让汉娜用枪杀死埃米琳的行为可以得到部分解释。
最后,造成汉娜射杀罗比的悲剧的主要原因是格蕾丝不懂速写(格蕾丝让汉娜误以为她懂速写),而破坏了汉娜与罗比私奔的计划。埃米琳发现了罗比与汉娜的爱情,无法接受,不愿成全他们,拿出了手枪,后来被汉娜夺去,汉娜在埃米琳与罗比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最终射杀了她的爱人罗比,埃米琳对外宣称罗比是饮弹自杀。读到最后一页,只有惋惜和遗憾。万万没想到是汉娜杀了罗比,那或许是背叛的滋味。我宁愿是埃米琳射杀了罗比,而不是相爱的情侣。
汉娜生下罗比的孩子后毫无求生的希望死去,埃米琳走上演艺道路,以这一种方式消化她的痛苦,最终在一次车祸中丧生。唯有知晓秘密的最后一人格蕾丝讲述了真相。
要提的是,这部小说金句蛮多的,语言也很好,翻译很好,大概原著语言就很清新,可以找来读一读。关于战争、人生、世事的议论都有道理。唐顿庄园也是,只是它描写的人物更多,场景更宏大,催泪的地方也不少。
主题在我看来,是
原谅
。总认为汉娜最后还是没能原谅格蕾丝,她生孩子时竭力嘶喊“都是你的错,你走”。清醒的时候汉娜没有一句责怪,也许是压抑到最后,才把心中的怨念发泄出来。格蕾丝让自己失去了梦寐以求的,让自己重生的爱情、与埃米琳的姐妹亲情。
格蕾丝从完完全全隐藏秘密到用录音机把故事讲给孙子马科斯听,这个过程,也是倾诉自己、自我原谅的过程。
想起之前看过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的作品
《亲爱的生活》
封面上的一句话,在这趟旅途中,所有的事都不会像我们希望的那样发生。但到最后,这些都不要紧。我们终将原谅这个世界,原谅我们自己。因为,我们一直以如此善意对待的生活,终将以善意回馈你我。
学会原谅,全力以赴,不留遗憾。
World is a fine place and worth fighting for.
要回复问题请先
登录
或
注册
发起人
夏小文
相关问题
要达到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录取?
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去澳大利亚留学读IT专业,毕业后在当地找工作容易么?
为什么澳大利亚南部比北部繁荣?
在国外(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读会计的出路是什么?
在澳大利亚过冬天需要什么衣服?
移民澳大利亚,有必要保留中国的社保和医保吗?
澳大利亚的高中课程标准是什么?
为什么澳大利亚外长陆克文要在美国纽约宣布辞职?
邮寄物品到澳大利亚,哪种方式最省钱?
澳大利亚 570 普签速度怎么样?
澳大利亚的教育质量怎么样?
问题状态
最新活动:
2017-10-20 15:39
浏览:
4920
关注:
1
人
2024 © Australia Property Report.
2 个回复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
对于环境、风景的描写是很见功力的,优秀的作品会锦上添花,让作品更见精良,而逊色的作品则会显出冗余。《雾中回忆》明显是前者。这本小说,在阅读过程中,不时让我想起达夫妮杜穆里埃的《蝴蝶梦》。例如P60:【……,弗雷德里克先生稍微变换了注意焦点。他的眼神掠过房间,……最后降落在我隐身的阳台上。顿时,他的脸“唰”地变白,像是见到了鬼魂……。】文中对于把握悬念的张弛,对于庄园完整而细致的勾勒,以及人物的心理变化的刻画,这些都是可以相提并论的。而凯特是在与达芙妮足足差了一百年的21世纪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构思一个完全陌生的故事,她的文化底蕴也是可见一斑。对于作品流派我不甚了解,不过因为达芙妮作为铺垫再来看凯特,我渐渐理解了所谓哥特文学的大致风格,这也是一个小收获吧。
故事最核心的提问,在于“好人为什么做出‘坏’事”。而正是因为是“好人”,那份良心会在以后的人生中不断进行拷问,让人愧疚难安。格蕾丝压在心头的秘密,决定欺骗妹妹后来却杀掉爱人的汉娜,还有伤口难愈的马可斯。自我原谅远比我们想象的困难:汉娜的丁尼生式的梦想破碎,格蕾丝则压抑了一个世纪。当事人没有谁可以轻易谈论这场遭遇,而只有多年后对于真相一无所知的人才可以无畏地一探究竟。这样说起来,格蕾丝的历史学家身份,其实也是很有意思的。人浑身带罪,上帝却为我们保有良心。
关于整个故事,可以谈一谈的点非常多。但是正因如此,其实每个点挖掘得都不深入,作者略微有些“贪心”吧:)
故事发生于英国20世纪20年代,渐渐过时的“传统”随着维多利亚女王的去世而消散:贵族体系开始瓦解——一个新的阶级凭借财产的堆砌,逐渐取代了仅剩“尊贵”出身可言的拮据绅士阶级,同时,人类遭受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摧残,而女性正在从既定的社会意识中逐渐解放出来。
“家族衰败”在文学作品屡见不鲜,而选择上述时代背景,则为这个故事的可信度加持,增加可读性。故事中一个又一个的矛盾显露、汇集,使得每个人的性格形成都有迹可循,也让悬念破有耐心地层层剥离,意犹未尽。
自不必提九十年代的凯拉帕克无法理解格蕾丝的女仆思维,也不用提汉娜早期对于女性身份的觉醒,单说阿尔弗雷德从战争之后的改变,便可一窥当时人们在意识上,翻天覆地的改变。阿尔弗雷德在归来后,不断地对于曾经自己或与自己同一阶级的人提出质疑。例如【“他们还说我们可以从地位较优越的人身上学到东西。我倒认为,是他们可以从我们身上学到东西。”】他对于自我概念的形成,先于忠诚女仆、私生女格蕾丝,这是致使他们无法成婚的直接原因。但是我很感激作者会让他们在错过几十年后,重新相守享受了一段幸福的时光,这样的仁慈让我在读到时眼眶湿润,虽然仅仅是一句话便一带而过。
刚看了一部名为《天空之眼》的电影。电影将【战争无赢家】这一概念,贯彻给观众。而《雾中回忆》中提到的战争,无疑也是伤痕累累。文中人物对于这场战争的看法不尽相同,作者尽力让他们的争论反映出当时每一个阶级为自己的利益争论不休的样子。【她不知道,我为了时代的沧桑变化而哭泣。就像我在重新阅读我最喜欢的书时,一小部分的我总希望结局有所不同,我依然保持渺茫的希望祈祷战争永远不会降临,祈祷战争能放过我们。】战争除却过程里的死伤,比如戴维的战死,更为震撼的,是它所带来的【后遗症】。后遗症的可怕,我想比直接的死亡更让人心碎。因为死去的人得到了安息,而活下来的人,却不得安宁。阿尔弗雷德、罗比都深受其苦,罗比的遭遇更是他最终悲剧的导火索。
故事中还多次探究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汉娜与埃米琳,格蕾丝与女儿露丝,与孙子马可斯等等。在前面提到的时代背景下出生的姐妹,年长的牺牲于社会的既定需求,年幼的对于姐姐的生活而产生畸形的羡慕,逐渐激怒了妹妹,而这时如果在她们之间安插一个男人,她们对彼此的忠诚便受到了动摇。从小电影导演到罗比,暴露的是她们除却血脉相连的姊妹关系之外,她们对于彼此其实是缺乏了解与认同的。【就像所有比较年幼的手足,埃米琳一生都在试图摸索和掌握她姐姐和哥哥的嗜好。】埃米琳所受教育有限,又因为对于父母亲情的缺失,她的不安全感随着年龄而曝露,无论是她真的想要抓紧一个人留在身边不撒手,还是以某种方式而获取关注(与导演私奔,频繁换男友,纵情酒色),她都是可怜的。这一点,不知道格蕾丝有没有因为回忆埃米琳而对露丝有更深的内疚。她们两个人的关系,太脆弱了。【你无法仰赖两个点;……没有任何事物能阻止它们往相反方向漂流。如果联系它们的是一条细绳,它最后会被扯裂,两个点远远分开;如果是松紧带,它们会继续分开,离得愈来愈远,直到拉扯的力量达到极限,然后被难以想象的速度迅速拉回,用足以毁灭一切的力量冲撞在一起。】因此,她们姐妹的关系需要第三个人来“稳固”,早期是戴维,后期是罗比。【第三条规则:只能有三个人玩。不多不少。就三个人。艺术和科学都喜欢这个数字:三原色,三点定一个空间,三和弦。三角形的三个点,第一个几何图案。不容置疑的事实:两条直线无法包含一个空间。三角形的点可以移动,改变联盟,两个点可以无限靠近同时又无限远离第三个点,但这三个点总是决定一个三角形。自成一体,真实,完整。】格蕾丝对于自己的女儿与孙子,则更为直白的袒露。【一个人对自己的小孩可能会过度溺爱或随意忽视,但孙子就不同了。母子关系的罪恶感和责任这些重担消失无踪。爱的方式变得自由。】
有很多有趣的小细节。作者偏爱推理小说,从马可斯的职业,格蕾丝的兴趣所在,以及书中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客串”都可察觉。同时,她注意到了老人们常常是被忽略的群体,即使他们由于年龄而拥有着非凡的智慧以及丰富的人生经历。人们常常忘了,老人们在漫长的一生中也有过所爱,也历经过失去。【只要一个人活得够久,他做的事就会看起来比较多。】后期读到格蕾丝透露自身短暂婚姻经历,以及与阿尔弗雷德的再续前缘时,会发现这是格蕾丝与露丝母女不和的原因,而前期埋下的伏笔此时会让人物更饱满鲜活。【她迅速左顾右盼,“别人会以为是我让你在外面等。”】
最后,译者廖素珊用词考究,没查到具体资料,好像是台湾人,她的翻译我认为绝对加分。
小卷毛儿嘻嘻嘻
赞同来自:
小说是以倒叙、插叙的手法写的。刚开始,我拎不清刚出场的人物,便把他们都写在纸片上,实际上到后来发现主要人物就那几个。汉娜、罗比、埃米琳……首先,说一下秘密。(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整本书的秘密有两个,也是刚开始就抛出来了的。
1、“我”——格蕾丝,”我“的母亲在描写中总是欲言又止的感觉,detached,indifferent,同时坚持女儿去里弗顿庄园做女仆,是个怀揣着秘密的角色。从不对女儿倾诉,却在临终前把秘密吐露给了参军回来的阿尔弗雷德(参军之前是里弗顿庄园的男仆,参军后有创伤,克服了一些困难,最后和格蕾丝同居,是比较幸福的一条线吧)。原来格蕾丝是她的母亲在庄园做女仆时与汉娜的父亲弗雷德里克先生怀上的孩子。这个秘密是被我看书时猜中的,从字里行间,弗雷德里克先生在母亲墓前徘徊,母亲又肯定地说弗雷德里克先生不会和范妮小姐结婚。
个人认为,这条线讲的没有那么细,一带而过的感觉,好像是为了衬托另一条秘密的线。这个秘密也给第二个秘密做铺垫,因了汉娜和格蕾丝是同父异母的姐妹,同时她们又是主仆关系,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亲昵,正是亲情的吸引吧。
2、第二个秘密也是贯穿全书始终的一条线。秘密直到最后一页才揭露,这种柳暗花明的感觉着实美妙。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欧亨利式结尾。
格蕾丝作为一个百岁老人,一个讲述者,并不是这个秘密的主人公,是一个重要的参与者身份。汉娜、罗比、埃米琳的恩怨纠葛支撑起了整本书的第四部分。
接下来分析人物时,会与英剧《Downton Abbey》联系起来。因为在书的中间一部分阅读过程中,有想弃书的念头,因其与我寒假看过的六季《唐顿庄园》中的人物有很多重合,几乎失去了阅读的兴趣,但“究竟到底什么是真相”让我继续看了下去。
汉娜是个具有冒险精神,主张女性权利(比如投票权)。她与泰迪(从政失败后,跟随其父亲从事银行生意)结婚后是没有激情的,对泰迪的生意也不感兴趣。但当罗比(第二次出场)来找汉娜还她哥哥戴维的物品时,随着交谈的深入,汉娜的激情被点燃,罗比(小时候初次见面汉娜不喜罗比,因其破坏了戴维、汉娜、埃米琳的三人游戏)是个军人,也是个诗人,且颇有名气,喜欢看书,去各地旅行,这正是汉娜所崇尚的生活。汉娜最后完全不顾世俗,常常偷偷与罗比在船中幽会,最后想与罗比私奔。
汉娜的部分性格、想法、经历与Downton Abbey中的Marry(有主见、热情、起初看不上丈夫Matthew,后来结为夫妇)、Sybil(主张女性投票权)、Gwen(主动学习函授课程)都有重合。
埃米琳热衷参加舞会,最后与汉娜争夺罗比的爱情不妥协。与Downton Abbey中的Edith(二小姐,觉得自己没有大小姐得宠)、Rose(热衷参加舞会)有重合。埃米琳喜欢罗比一部分原因是小时候罗比救过她。还有可能是因为罗比总是与她一起参加party。(罗比为了与汉娜有更多接触的机会,而埃米琳却被蒙在鼓里。)
读到罗比时没有感觉与什么人物形象重合。利用埃米琳接近汉娜,低估了埃米琳对自己的感情,没能及时遏制埃米琳的情感,也是最后悲剧的原因之一。
其次,故事发生的背景也是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参军的士兵们无论是上流社会的,还是底层社会的,有公子哥立志为国捐躯的,有的牺牲,有的虽然平安归来,精神上却留下了无法治愈的创伤,比如弹震症,罗比和阿尔弗雷德都有。罗比最后不受控制,让汉娜用枪杀死埃米琳的行为可以得到部分解释。
最后,造成汉娜射杀罗比的悲剧的主要原因是格蕾丝不懂速写(格蕾丝让汉娜误以为她懂速写),而破坏了汉娜与罗比私奔的计划。埃米琳发现了罗比与汉娜的爱情,无法接受,不愿成全他们,拿出了手枪,后来被汉娜夺去,汉娜在埃米琳与罗比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最终射杀了她的爱人罗比,埃米琳对外宣称罗比是饮弹自杀。读到最后一页,只有惋惜和遗憾。万万没想到是汉娜杀了罗比,那或许是背叛的滋味。我宁愿是埃米琳射杀了罗比,而不是相爱的情侣。
汉娜生下罗比的孩子后毫无求生的希望死去,埃米琳走上演艺道路,以这一种方式消化她的痛苦,最终在一次车祸中丧生。唯有知晓秘密的最后一人格蕾丝讲述了真相。
要提的是,这部小说金句蛮多的,语言也很好,翻译很好,大概原著语言就很清新,可以找来读一读。关于战争、人生、世事的议论都有道理。唐顿庄园也是,只是它描写的人物更多,场景更宏大,催泪的地方也不少。
主题在我看来,是原谅。总认为汉娜最后还是没能原谅格蕾丝,她生孩子时竭力嘶喊“都是你的错,你走”。清醒的时候汉娜没有一句责怪,也许是压抑到最后,才把心中的怨念发泄出来。格蕾丝让自己失去了梦寐以求的,让自己重生的爱情、与埃米琳的姐妹亲情。
格蕾丝从完完全全隐藏秘密到用录音机把故事讲给孙子马科斯听,这个过程,也是倾诉自己、自我原谅的过程。
想起之前看过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的作品《亲爱的生活》封面上的一句话,在这趟旅途中,所有的事都不会像我们希望的那样发生。但到最后,这些都不要紧。我们终将原谅这个世界,原谅我们自己。因为,我们一直以如此善意对待的生活,终将以善意回馈你我。
学会原谅,全力以赴,不留遗憾。
World is a fine place and worth fighting 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