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怎么在读书期间找到澳大利亚当地的实习?
本题想讨论的是指既没有绿卡,也不是澳大利亚公民的中国留学生。
众所周知,如果没有这两样中的任何一样做敲门砖,许多工作是连简历都没有投递资格的。
请问,设置这种障碍的原因是语言吗?如果通过雅思证明自己语言水平,加之合格的成绩等,是否也可以尝试投简历,争取拿到实习?
我想这是很多留学生都正在关注的问题,或许暂时没有最好的答案,但是给出亲身经验以供参考都很好。希望大家怀着和气的态度答题,不要偏题或者给出没有帮助的专门泄愤的答案。
有部分知友认为,根本没有只招收local这样的情况,填简历的时候不需要写是否为PR。但实际上,确实有只招收local这样的情况,上图给大家,以供参考。
诚然,只考虑local student的情况是大多数,不是所有。但请不要因此认为毫无限制。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3 个回复
summertimepop
赞同来自:
来更新一下答案。
马上就要毕业啦~虽然在澳洲学习期间,累计了2、3份实习经历,可真正开始找全职工作起来,感觉还是比较困难的。不过当然不能放弃了。
最近拿到了新加坡四大的实习(想知道申请流程的同学看我其他的答案哦)。澳洲这边也收到几个面试邀请。本来想着如果能在澳洲找到工作就不去新加坡了,可是心里默默的有个声音说道:在另一个国家工作三个月,感觉很酷呢!所以可能要错过毕业典礼了。
希望每一个在奋斗着的你不要放弃!Take your time and make the most of your uni life!
--------------------------------------------------------------------------------------------------------
10个月过去了,今天拿到了tax intern的offer,虽然是家小公司,但也无比感激,接到电话的时候差点高兴的哭出来O.O。没有特殊的经验分享,总之就是不要放弃,每天刷career hub,再加上一点运气吧。
来和大家分享一下6个月之后答主的现状:
现在是暑假,过完悠闲的圣诞之后,又要开始忙碌起来啦。
自己制定的semester 1: 2-3份志愿者+1份office work的目标实现了。
现在还在继续着non-for-profit的office work,然后阴差阳错开始在家附近的一个家庭作坊(vintage shop)学习MYOB,成为了另一个non-for-profit的treasurer,昨天参加学校一个社团的AGM,也被选作了这个社团的treasurer。还在帮男朋友的社团招人,帮一个新加坡的sole trader做account...
可以说2015年是收获满满的一年,过的很充实,很快乐,结交了很多新的朋友!
所以大家按照我的步骤一步一步慢慢来一定会有收获的:)
接下来,我会向我的第二学期目标努力争取找到会计相关的实习,yes!
当然其实这些收获的背后也有好多心酸的故事。
昨天AGM上台开始自己的Treasurer speech之前,手和脚都是在颤抖的,完全控制不住。幸好开会前和男朋友在教室练习了很多遍,所以才能装作很自信地在30多个Aussie前面把Speech讲完。
过去的6个月,也经历了许多awkward moments, 当社团里的aussie小伙伴讲者过去的star war系列的时候,我只能点点头。 他们说legit, I recon, pg, aka...的时候脑子完全是空白的,因为不知道这些究竟是什么意思。但是I don't care啦,我本来就是外国人,不知道就不知道喽,反正现在知道了。
对了,还有一点。Linkedin的效果不显著,我要把这条换成gumtree。等过几天吧它换掉>_<
--------------------------------------------------------------------------------------------------------------------------------------------
来澳洲前就关注这个问题了。因为是来读两年的master,时间非常短,所以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一定要在第一个学期就开始找实习并且找到实习。然后就在今天,接到了通知我去实习的电话(昆州某公益机构Executive and Partnership Support),所以答主跑过来答题啦,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是国内本科毕业过来念accounting的。因为之前在国内只有一份银行实习经历和一些零星的志愿者经历,再加上自己是国际学生,所以知道一开始到澳洲就找到会计相关的实习很难,于是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这样的计划。
Semester 1---任何office work都去投,2-3份志愿者(学校的和校外的)
Semester2---开始投会计相关的实习并且继续志愿者活动。
要是前两个学期的目标成功的话,后面找实习应该会容易一些。
之所以我觉得大家刚到澳洲,任何office work(admin, reception, data entry)都可以去投的原因是,你要熟悉澳洲的工作环境,懂得怎么在工作中和同事相处,然后搞定一个reference,证明给下一个雇主看我是能够在澳洲公司工作的。
那你要做些什么准备呢?我就说说Business学生要做的准备,主要是针对昆州的公司,大家权当参考。因为每个州可能有差别,每个人的选择也不一样。
1. O-week一定要去并且多多参加学校就业方面的workshop
原因就是在O-week你可以认识很多人,包括老师,前辈,然后你可以问问他们找到实习了吗,是怎么找到的。在workshop里,你可以大致弄清楚澳洲简历,cover letter怎么写。
写好之后学校的career center一般是提供修改服务的,一定要提前写,并且好好利用这个机会。
还有一个参加workshop的好处就是你可以认识学校里其他也在找工作的小伙伴,然后你们平时就可以多多交流啦,还可以变成好朋友啦。我现在一个关系比较好的ABC小哥就是通过workshop认识哒。
2.加入学校的Accountancy Association社团
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社团会举办很多帮助就业的活动。就比如我们学校的会计社团举办过: A day in KPMG, Career Networking Event还有前几天和CPA一起合作的CPA Career Boot Bamp。这些活动你多多去参加,会认识很多已经就业的前辈,知道很多公司的信息,你可以和hr聊聊他们收国际学生吗,有什么要求。
前天去参加一个event遇见了两个曾经的国际学生。现在一个在PWC, 一个在Vincents,她们都和我们一样本来是没pr的留学生,现在都有了满意的工作。If they can do it, we can do it as well!
3.完善linkedin资料,connect你在各种活动上认识的人,留意linkedin上的工作机会。
这一块我也刚刚起步,现在只是connect了一下校友,但当我有了第100个connection的时候,有个印度小哥加了我,问我要不要加入他们的项目。
另一个好处就是你可以在linkedin上看到别人的career path,这有助于你给自己制定职业计划。你可以看到人家成为今天的pwc consultant之前,做过waitress, hr assistant, account assistant, bank teller等等,给你一些启发。
4.关注学校的career hub,最好每天查看。
我所有投出去的简历都是通过学校的career hub。其实很多工作机会都是公司告诉他们的目标学校,然后由学校负责宣传和找人,再把学生的简历交给公司。这样的一个好处就是你们竞争对手会相对少一点。比起seek上和所有的就业人竞争,通过career hub你只需要和特定几所学校的学生竞争。
我的经验是很多非盈利机构和服务性的政府机构(city council)都是招国际学生的,所以大家好好写简历和cover letter,不放过任何机会就是啦。
以上就是我一些粗浅的建议。
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留学生,我都可以在第二个月找到实习,你也一定可以啦!看好你哟。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
我读书期间没有有任何实习经验,毕业后也蛮顺利地找到了工作。
先来谈谈大企业大公司吧。因为我知道每一个留学生都怀有一个进大公司比如去四大实习的憧憬和美梦。但现实是,你是留学生!
在国内,留学生或是国际学生貌似是一个很洋气的词。但是在澳洲,unfortunately,非常现实和残酷,说得不好听,国际学生是“低人一等”的一个阶层,因为国际学生是属于没有身份的一个阶层。
如果你是国际学生,好好享受在学校的美好时光吧,因为学校真的是对国际学生最friendly的地方。大企业大公司不是做慈善的,可没有学校那么仁慈。大企业公司当然有提供实习的机会。而且他们是针对大学不同阶段提供不同的实习program。我知道四大针对高中毕业生都有提供实习,目的是让高中毕业生早早感受他们的企业文化。可是,不管是哪一种,需要pr是最基本的条件。有些大企业没有说得这么直白,而是说国际学生雅思4个8。其实大家心知肚明,这效果是一样的。
每年学校都会有好几次work expo,就是比较著名的一些大公司来学校摆摊宣讲答疑。每次最火的摊位肯定是微软和四大,因为只有他们名义上是招收国际留学生的。企业代表不厌其烦地向国际学生解释雅思需要4个8。
另一个亲身经历是,有一次的expo来了一家新的advisory公司,我就去问了一下他们的招聘要求。他们态度很冷淡,非常官方的说国际学生需要去他们网站看requirements。我永远都记得那个企业代表非常淡漠的态度和眼神……
PR和雅思还只是入门的条件。如果你幸运入门,之后重要的就是GPA和你的课外活动(软实力)。
大企业对于成绩都有要求的。一般的大企业最低要求是平均C(C的要求不同州的划分还不同,貌似NSW比VIC要高5分呢)。Quantas的要求是平均D,不过这是graduate program的要求了。所以那些一心要进大公司的童鞋们,成绩出类拔萃是必须的。
码字好累……
最后我想说,怀抱理想和志向是很好,但是现实是残酷的,有的时候事实可能没你想得那么美好。这是事实。
国际学生不要一来就想着如何进大企业实习,你要想你已经具备了进入大企业工作的条件了吗?我的建议是在读书期间先积极参加学校的课外活动,扩大社交圈,了解,学习和适应这边的文化,提高英语水平和交流能力。当然同时学习成绩不能丢。(事实证明,大部分中国留学生基本不参加学校的任何活动。而那些积极参加学校活动的同学毕业后基本都能留下来并且找到不错的工作。)
如果你能这样提升自己一直坚持到毕业,其实毕业时,不需要实习,你已经对于正式进入职场well-equipped了。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
2017年3月有幸获得一家NASDAQ上市公司的实习机会,5月收到了一家NYSE Euronext上市公司Graduate program offer。
@心有林夕 获得 5163 次赞同,15246 次收藏。
大概被收藏3次才能获得1次赞同,好可怜。
这篇回答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另外两篇同时构思,依次写成的。
本回答收录于 澳大利亚 留学、工作、移民 - 收藏夹。
为何不在读书时实习?
主观来讲是能力不足及意识薄弱,客观来讲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在澳洲不好找实习。(不为成功找方法,只为失败找理由。)
一周23小时课,workshop必须出勤。极端情况一门课期中考试挂科率73.5%。100分满分,平均分35分,我得到28分。2年中一共有10次期中考试,有3次不及格的经历。尽管期末老师会有所收敛并按照心情scale,但读书时还总是提心吊胆的。
因为留学之前已经有雅思A类4个7,毕业时正好EOI可以60分。所以当时的指导思想就是千万不要影响学业。毕业之后先PR,同时投工作、实习、graduate program也未尝不可。
最终平均分H2A / Distinction,尽管没有机会全奖攻读PhD,但也能够达到很多公司的最低成绩要求。暑假在国内也做过一份有足够参与感的实习,正是这份经历让我有机会进入PwC、IRESS等公司的Assessment Center,并且最终获得另外一家公司的graduate program offer。
国际生的好机会
墨尔本大学Engineering & IT学院有一门ENGR90033 Internship,可以用350小时的实习,换取25学分。
今年学校一共提供13家公司可供选择,其中8家接受IT/Software专业,只有4家接受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而且四家中的三家,同时接受IT/Software专业。事实上,只有Analog Devices一家需要电子工程师,其余都类似National Australia Bank: Intern – Credit Risk Model Development Team。
很遗憾,Master of Engineering (Electrical)有37.5学分approved elective,但如果被豁免25学分,就无缘这门课了。
Quick Facts
从员工数量来看,这是一家小公司,在全球只有1400名员工。但它同样是一家NASDAQ上市公司、标准普尔400指数成员。2017财年,公司营业额达到20亿澳元(汇率转换后),平均每位员工贡献148万澳元营收以及25万澳元纯利润。
大家也许对些数字没有概念,以下内容仅供参考。今年有幸能够进入某家四大的assessment center,在准备过程中也对公司业绩做过一些研究。这家公司在澳洲有超过7000名员工,FY16营业额为19亿澳元。
事实上,每位求职者也应有Quick Facts。在面试中,尤其是one-way video interview时,适当使用quick facts可以更容易让HR产生兴趣,从而提高成功几率。
失败4次
这家公司我一共申请过5次,其中前4次都失败了。其中2次直接通过公司官网申请,2次通过中介申请。尽管中介的广告中没有写明具体的客户,但是从Job Description来看,均指向同一家公司。
2次石沉大海,1次被官网直接拒绝,获得1次面试机会(由中介代为面试)。之后接到通知:"They have taken someone with ten-year experience on board."。
这家公司招聘的岗位很特殊,以至于无论简历、求职信还是面试准备,都和其它任何面试都不同。非常感谢这家中介给我这样一次机会进行实战演练。
LinkedIn套磁
今年年初在LinkedIn游荡,突然发现之前的Workshop Tutor在博士毕业后加入这家公司。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套磁。
一番寒暄之后,让我把简历发给她。
其实套磁并不只是full marks with bonus这样简单。那时刚刚学会LaTeX,所以每一份实验报告都写的非常认真。最后2份实验报告临近期末,默认并不返还,但可以发邮件联系索回。我因为太舍不得这两份报告,联络过她两次,所以才会对我有印象。
微小建议: Bring something!
一个半月后收到面试邀请。Panel Interview,三位全是博士,其中两位的工作经验比我读书的时间都要长。100% technical questions,每一个问题问到答不出来为止。
幸亏当时带上了workshop report以及毕业论文,否则很难讲清算法实现的每一步。此外,如果没有这些文档,我也很难记清所有细节。
“Bring something!”其实是一位Analog Devices Director介绍的经验。“合格的工程师应该有以简明扼要的语言撰写技术文档以及数据可视化的能力。之前的文档是最好的支撑材料。”
事后发现,LaTeX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在写满篇数学公式或是MATLAB Plot的报告时,Word显然不是很好的选择。
能看到这里的同学们大概都是工程师,再放一波小福利。如果有LaTeX基础,不妨试试moderncv模板,推荐banking style(省空间)以及Google开源字体Roboto(现代的简历不建议再用serif衬线字体)。
PR是否重要?
PR对于我而言挺重要,对于能力足够强的人并不重要。
前些天和朋友聊天,他说他将离开澳洲一段时间,因为485签证即将过期。我内心不理解他为什么不早点申请189签证。事实上,2016-17财年电子工程师获邀的最后5个名额(70分),就有他一份。既然没有PR也能找到工作,就不着急申请PR。
另外一位朋友,国内top2本科+直博,英国top2交换过1年,在欧洲做过2年postdoc。457 雇主担保,同样不需要PR。
因此,PR重要与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收获
登陆澳洲总共2年多。之前每逢假期,恨不得第二天就回国;上学时也一直把自己保护在舒适区中,更没有在英语环境中实习、打工的经历。上一次英语考试,还是3年多前的A类雅思,实在没有动力去逼迫自己练习英语。
因此,这两个月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英语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口语表达以及听力理解。我也相信伴随着时间的积累,会更加适应英语的工作环境。
最开始写电子邮件,有时会给同事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非常幸运,有一位PhD经常“明知故问”地让我澄清很多细节。经过不断的激励与反馈,商务写作能力也有所提高。
同时也建议正在求职的朋友们,如果没有合适的机会,不妨先去做一些需要纯英语交流的志愿活动或者兼职,对求职竞争力的提高一定是大有裨益的。
今年4月在参加PwC Assessment Center & Final Interview前在朋友圈里写下了这段话,分享给大家作为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