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工科(电气自动化)在当地好不好找工作? 如何拿PR?

本人大三,准备申请澳洲八大的研究生,打算毕业后在当地工作一段时间 类似电气自动化的专业在当地好不好找工作? 如何拿PR?
已邀请:

凯文在澳洲

赞同来自:

PR你正常毕业,工程学位就可以移民,当然如果你年龄够,只要考雅思。
至于工作好不好找,看你能力,英文水平,及是否PR。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

答主现在UNSW EE狗一枚(EE = 电气工程)

EE的话,相对销售类以及IT类的工作的确难找一点。当然其他专业也差不多。

之前有个内容差不多的回答可以参考参考:zhihu.com/question/4058

然后我对这边的EE就业市场再稍微补充下。

就说说电气工程师(Electrical Engineer)吧。还有电气制图员等等相关职位就不展开了。

全澳工作岗位:


全澳现在大概2.1万左右的电气工程师

预计2020年涨到2.2万。还是相对稳定的。


平均收入:


全职税前周薪约2000刀。远远超过澳洲平均水平(1200刀)。还是蛮赚钱的~


性别组成:


电气工程专业的男女比例国内外没啥差别

So国内找不到女票然后想过来找女票的电气汪们。。。。咳咳。。。。


每周工作时长:


雄性电气工程师大概工作41.9小时(就是每周5天,一天8小时)

雌性电气工程师的优待很不错啊,平均每天少上班一个小时哈哈哈哈哈哈

相对国内而言,工作稳定之后的工作时长还是比较不错的。澳洲人还是很懂得劳(ge)逸(zhong)结(tou)合(lan)嘛


学历组成:


超过一半的电气工程师为本科毕业。这也印证了澳洲更加强调并且注重本科学历(EA认证也主要看本科学历)。博士或者硕士,尤其是硕士,在职场上的地位比较尴尬。


所需技能:


排第一的是批判性思考,说白了就是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的求真态度。同时要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毕竟要阅读一堆澳洲的电气相关standard。写作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统统要有。


顺便搜了一波电气工程师职位(以新南威尔士州为例)。


嗯整个州现在有的空缺是81个。。。。一整个州。然后一大部分工作在悉尼。当然也是有可能总部在悉尼然后派到乡下的。Never mind,在我看来这工作机会真的不多。


来我们点开一个电气工程师的职位看看(Title 是 intermediate electrical engineer):


这份工作税前工资大概8.8万刀,嗯不错不错。打完怪以后拿到的宝物很吸引人啊!

来,先碰一个:

怪物1:两年以上澳洲本地工作经验。

行了,别说了。宝物我不要了,我回去找爸爸了。。。

怪物2:有与护理结合的项目工作经验

嗯。。。。应届生躺。

小怪3跟4就是看个人能力了。


结合我之前看过的相关工作要求,土澳的电气工程师对于工作经验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即使是国内从业多年的电气工程师,也不一定能很快找到这边的工作。毕竟这边电力市场,电力设备等等跟国内情况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关于国内工作经验算不算,需要看你应聘的公司和你的‘忽悠’能力。

然而,别灰心。机会总是有的。澳洲本地的电气毕业生也比较难找到对口工作。所以我认识的几个local本科在大学三年级甚至二年级就开始投简历找实习,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然后有人也加入诸如学校的太阳能赛车团队等等来锻炼自己。所以我们一样也需要不断在正确的方向上努力,比如可以通过自己的人脉或者求职网站先找没有工资的免费实习,然后认真做,之后做好了慢慢让别人信服,有机会转正(一个师兄的case)。

顺便强调一下:

英语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关于如何拿澳洲绿卡(Permanent Residency),传说中的PR:

首先要做职业评估:

机构是EA,然后海外的一般是要写CDR(competency demonstration report),能力证明报告。

之后才能用移民打分表:

一般来说,就是找 年龄 语言 学历 工作经验 配偶 偏远地区 职业年 natti等等各种加分,按照上个财年的配额,电气工程师算是刚好用完,所以凑够60分就行。不过申请人数较上上个财年增长了大概50%。以后应该会越来越激烈。做好电气工程师需要65分才能移民的准备。(当然会计还是一如既往地猛如虎,移民分数傲视我们这些渣渣)

凑够分之后就递EOI。

收到邀请之后就提交PR签证申请。

体检 购买保险 提交无犯罪证明等

然后符合条件,PR到手~


的确,这是一场持久战,但是,打完大怪之后的奖品不也丰富得很么~

==我是^觉得回答得好请点个赞^小尾巴==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

澳洲这边电气工程师,主要集中在三个行业。

  1. 土木 基建
  2. 能源 矿产
  3. 国防

前两者工作地点和环境也许不能令人满意,后者citizen是前提。

优点是获得PR相对容易。

Manufacturing is increasingly moving offshore - by the end of 2017 there will be no more car manufacturers left in Australia - which is causing havoc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for both consumers and the businesses that supply parts and accessories.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