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尔本大学的墨尔本模式有何利弊?

专业方向为Commerce/Art,想在墨尔本和莫纳什两所大学间进行一个比较。网上对墨尔本模式的评论褒贬不一,了解了下发现他的breadth课程很像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这一点是我比较欣赏的,但同时担心专业知识教授得浅不利于就业,望墨大校友们综合比较下这个模式的利弊~
已邀请:

丁畅

赞同来自:

谢邀。
作为此模式下的产物,我觉得我还是挺适合回答这问题的。
先说墨尔本模式。墨尔本模式是墨大所设计的(一说参考牛津模式)教学体系,旨在让对未来不明确的大学新生入学后先进行最基础的打底知识学习。根据墨大进行的随机调研,近六成新生在入学一年后考虑系内转换专业。为避免第一年知识的浪费,新生入学后先学习基础,例如商科内的初级微观宏观经济学。在第一年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具体细分的主课选择,例如商科大项下的经济、金融、会计等等。由此衍生出墨大模式下的几大专业方向:商科、科学、环境、人文等等。
此种模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比如立志建筑的小朋友,也是要先从大一的环境基础课起步。不管地质勘探和大气变化与建筑师有多么风马牛不相及,你也得乖乖修完必修课。想要学学建筑系的专业设计软件?那是你大二才摸得着的东西。对于周边很多学建筑的小伙伴们来说,此种模式简直苦不堪言。除此之外还要承担选课的压力。因而,由于这样的原因造成墨大的生源流失是可想而知的。就算是再牛逼的医学系,也照样有高分学霸放着录取通知书不要,跑去monash直接进入专业学习。
不过呢,此种模式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上面的六成数据应该也是不假,想想身边经常换专业的小伙伴就知道。大三才想好路子的大有人在。从学生角度出发,大一先进行专业了解,分析自己的能力和喜好,此基础上决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刚进大学懵懵懂懂的年轻人来说,其实大有裨益。就算是大二进行了主课选择,同系内的知识也是触类旁通的,再不济的换了系,大一的学分也是可以作为选课保住的。
总的来说,墨大模式旨在削弱本科知识的专业化,反而以知识的全面性作为目标,所以追求高远的学生自然可以在硕士博士阶段将研究做到底,而对于大部分本科毕业就走上社会的学生来说,也应当是具备了所需的必要知识。
再回到题主的问题。目前墨大已经取消双学位设定,从这个方面看,墨大一定是不合要求的了。如果只是commerce或art,把另外一项作为选课当然是可行的。但如果是双学位的话,那么monash一定可以满足要求。事实上,以盈利为目标的学校,必然是可以创造出任何你想要的组合的。墨大这几年顶着澳洲第一的名号,应该是不愁生源的。如果真心想要潜心研究的话,墨大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祝好。

ra w

赞同来自:

利益相关:BSc(Electrical) 正在考虑master pathway

由于个人着眼的方向(EE/IT)必须继续master以获得accreditation,可能不适用于其他本来就3年的program。手机打字也懒得分dot point比较杂糅,请凑合着看吧。

最大的好处几乎有两年时间给你思考你想干嘛,前两年选课几乎无限制,唯一的限制就是必须要广。但反过来说,对于目标明确的人就是浪费时间和钱。

比如说BSc强制要求至少修4门别的faculty开的课,我修过logic, choir, urban history(大坑),intro microeconomics,不能说没用和没意思,但我真的宁愿把这些时间省下来多读读专业课。

但相对的好处是灵活的学制带来大量的in faculty elective slots,我用这些修了很多cs major的课,然后发现也许我更适合读IT...目前迷茫master要读什么。

另外一个弊端就是现在engineering和it的accreditation都在master level,所以bachelor是没用的(honour是直接没有的的),必须继续往上。这和澳村多年以来的传统相违背,有时候会遭到误解(回国倒是有优势因为本校bachelor读master有advanced standing可以砍课)。

其实大家吵来吵去最终也就是这几点,看个人需求吧。

chisy Liu

赞同来自:

课程设置过于浅,深度不够。导致3年本课毕业并不能深入了解专业,不能较熟练掌握专业技能

之后的2年硕士所学,就我了解的EE方向而言,依然过浅。EE本身比较大,但很可惜墨大EE Department所开设的课程数量太少,在每一个方向上的课程深度都不够。并且墨大EE本身偏理论不注重工程,导致学生所学更适合毕业攻读phd或者去工业界做偏research,专利,标准化。system一类的工作,所以硕士所学深度不够带来的影响就更严重

举例子


比如通信方向,M.Eng(EE)仅仅有3门相关课程
ELEN90057 Communication Systems
讲授知识相当于国内大三课程 通信原理
ELEN90051 Advanc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讲授知识相当于国内大三课程 信息论 数字通信
过去教这门课的印度老师跳槽到瑞典大学当教授了 现在的老师不了解
ELEN90061 Communication Networks
讲授知识相当于国内大三大四课程 计算机网络 排队论
不过这门课程上课的老师是博弈论牛人,数学不错,理论研究水平比较高

信号处理方向,M.Eng(EE)仅仅有2门相关课程

但是无论对于以上两个方向的哪一个(均偏向算法理论),一个合格的EE专业的硕士学生还应该学过更多的专业课程,比如无线通信,信息论,自适应和统计信号处理。更多的细分专业课程,比如MIMO,CDMA,OFDM技术相关课程,非线性信号系统建模(神经网络),计算机视觉,图形信号处理,等等。甚至更多工程数学,优化,矩阵论,概率统计一系列课程。世界上多数大学course master都提供这类课程供选择,并且有足够的时间可以选择其中大多数。但是墨大2年的硕士学位,却没有提供美国英国欧洲多数大学1年到1.5年提供的课程深度。

同时,墨大其实有相关课程,可惜只对M.Phl. phd开
handbook.unimelb.edu.au


解决办法
1. 如果想学的更深入,看一看可不可以申请phd的课程,或者和教授谈问一问能不能推荐一些课程或者书籍,又或者再coursera自学

2. 如果想掌握一定的工程技能。想偏嵌入式软件,在墨大只能去MIT项目的课程中选择一些编程课程,或者想偏嵌入式模电方向的话可以了解过去nano electrons master的课程是否还能念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