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物业投资受挫?商业地产投资是否才是置业良机?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人选择在澳洲进行地产投资及开发。墨尔本作为全球最宜居住城市之一,深受中国投资者的青睐。然而近期,澳洲对海外投资者购买住宅物业的政策收紧,从贷款到税务,到海外投资审查委员会(Foreign Investment Review Board, 简称”FIRB“)的批准要求,都让海外投资者对购买住宅物业忧心忡忡。许多投资人慢慢把眼光转向了商业物业,一个在过去不敢问津的领域。
一般而言,住宅物业的租金回报率最多不超过5%/年;而好的商业物业投资回报率则可高达8%/年,有些工业用地甚至可达到10%/年。
出租住宅物业时,房东一般要承担物业的市政费及保险费等;而商业物业的租赁合同里,房东可以要求租客来支付这些费用。在维省,如果物业不受到“零售租约法“(Retail Leases Act 2003 (Vic))的限制的话,房东甚至可以让租客来支付地税。
当然,高回报的商业物业投资也存在着相对较高的风险,尤其是空置率的问题。虽然住宅物业的租期较短,但一般在1个月内即可找到租客;而商业物业虽然租期较长,但可能需要好几个月甚至一年才能找到合适的租客。商业物业投资的另一个风险就是固定资本回报率的不确定性,然而目前维多利亚州政府鼓励高密度住宅并在扩大城市范围,现在有很多商业物业(包括一些农场)将来都有潜力进行地产开发。这样的机会既要看投资人的眼光,也要靠投资人前期对市场的调查,特别是需要对当地区政府的规划有一定的了解。
在维多利亚州购买商业物业,牵涉到的法律问题和税务问题,都和购买住宅物业有着很大的区别。很多投资者虽然购买过住宅物业,但如果用同样的思维去购买商业物业的话,往往会陷入误区,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商业物业的主要类别包括:商铺、办公楼、工业用地及农场。
大部分商业物业都带有租约,在购买前建议由律师对租约进行审查。这是因为租约条款不仅包括租金,租期,续约期,还可能给于租客在今后的某个时间购买该物业的权利。 如果忽视了这样的条款而买下物业,投资人对该物业的计划很可能会落空。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租约是否可以提前解除?租客的保证金为多少?如果租客违约怎么办?出租用途是否符合规划要求?
在购买商业物业时需要格外注意当地政府的土地规划及限制。投资人需要确定物业所在区域是否存在双重区域规划的可能,以及是否需要土地规划许可证 (planning permit)。在购买物业前,也建议投资人询问土地过去的用途,尤其是工业,以及农业用地,或者土地上是否有过加油站。
就农业用地来说,在购买前建议投资人询问以下问题:目前土地上正在进行哪些活动,销售价格中是否包括农业设备,土地是否有充足的自来水供应。另外,若土地靠近小港湾或河流,投资人需要考虑是否有洪水的可能性。
除了合同价款,在购买商业物业时,投资人可能还需另外支付GST(目前为合同价格的10%)。特定情况下GST可以免除,比如当物业转让符合"持续经营"的条件时 ——即物业上存在租约并在过户之后租客继续承租时,或当物业上有正在经营并会继续经营的生意。为了满足“持续经营”的条件,在购买时需注意购买结构,有时候可能需要成立不同的公司以满足此条件。如果在购买时未考虑到架构问题,可能会造成支付不必要的GST的负担。
目前,FIRB对海外投资人购买商业物业的政策如下:
• 购买农业用地——如果投资人在澳洲所有的农业用地总价值超过$1500万澳币,则需要申请FIRB(除非投资人为海外政府投资人)。然而“农业用地”和我们一般理解的“农场”不完全一致,其认定需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
• 购买空置商业用地——投资人需要申请FIRB批准。但是,只要投资人在购买后开始/继续开发土地,并且不会在完成开发前出售该土地,一般情况下FIRB会给予批准。
• 购买已开发的商业用地——中国作为澳大利亚的自由贸易签署国,中国投资人在购买价值超过$11.34亿澳元的已开发商业用地的情况下,才需要申请FIRB(除非投资人为海外政府投资人)。所以一般情况下购买已开发的商业用地不需要申请FIRB。
一般情况下持有物业都需要交付土地税。在维省, 特定用途的商业物业可以享受土地税的减免优惠,常见的用途包括:
• 农业用地;
• 已在政府注册的房车公园;
• 养老院;
• 公共设施(如医院,公共运动场地)。
土地税的减免是需要申请的。在申请过程中,要确保土地用途符合减免条件。比如,如果只是在农场上养牲畜或种植物为个人所用而不出售的话,则该农场不享有减免土地税的权利。
虽然交易商业物业时如果出现重大违约,投资人有权利申请赔偿,但是由于商业物业的业主一般都是有限公司,法院判决的赔偿不一定能够有效地执行。因此在购买商业地产之前,投资人务必要对租客,卖方及土地本身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以减低和控制风险,以得到最大的收益和回报。
如果您有任何法律的问题,欢迎来电咨询睿杰律师事务所(Robinson Gill Lawyers),电话(03) 9890 3321,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本文由睿杰律师事务所撰写,文中的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法律意见。本文未经许可不得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合伙人 Lu Cheng 程璐
此篇文章刊登于《澳中商圈》2018年2月刊,律政视角 Legal Insight,P54-P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