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澳洲现在为性少数群体而推广的Safe Schools项目?
前两天看到关于在澳洲部分家长联名反对safe school program的宣传信息 由于“反对”和“safe school program”连在一起让我感觉有些奇怪 所以看了一下家长们的立场和网上的一些资料 大概情况如下:
Safe School Program Coliation Australia (以下简称SSCA) 旨在为性少数群体提供一个反霸凌反歧视 更加安全和具有包容性的社区环境 联邦政府拨款八百万在全澳洲实力推广这个项目 已参与该项目的学校范围很广 在整个澳洲从小学到大学都有包含
然而 有一部分家长对SSCA持怀疑态度 认为某些活动设置存在缺陷(如盥洗室互换;自主选择穿衣风格等) 家长认为孩子的身心安全可能会被影响 以及 孩子的心智还不足以让他们在性身份方面做出成熟的决定
相关文件和网址已附在问题描述末尾 恳请各路英雄亮剑!真诚真诚地欢迎讨论 各个方面 学校教育啊性少数群体啊社会工作啊当然欢迎啊哈哈
我本身是社会工作学生 对于推动性少数群体利益100%支持 我赞同普及性少数群体知识以及接纳其本身 但是学校如何引导这一行为真的很值得讨论的 如何能够既达到“普及”和“接纳”的目的 又能避免disempowerment (呃啊不知道我说清楚我的意思没...)感觉是一种伦理困境吧 挑战固有的架构和尊重文化传统都是社工的理念
政府Media Release:
STATEMENT ON SAFE SCHOOLS COALITION
SSCA官方网站:
http://www.safeschoolscoalition.org.au/what-we-do
澳洲家长联名反对SSCA的知识普及(?)网站:
Safe Schools Coalition Australia
一些Research...:
https://www.thesaturdaypaper.com.au/news/politics/2016/03/26/what-happened-the-safe-schools-program/14589108003049
Safe Schools Coalition is more about LGBTI advocacy than making schools safer
Safe School Program Coliation Australia (以下简称SSCA) 旨在为性少数群体提供一个反霸凌反歧视 更加安全和具有包容性的社区环境 联邦政府拨款八百万在全澳洲实力推广这个项目 已参与该项目的学校范围很广 在整个澳洲从小学到大学都有包含
然而 有一部分家长对SSCA持怀疑态度 认为某些活动设置存在缺陷(如盥洗室互换;自主选择穿衣风格等) 家长认为孩子的身心安全可能会被影响 以及 孩子的心智还不足以让他们在性身份方面做出成熟的决定
相关文件和网址已附在问题描述末尾 恳请各路英雄亮剑!真诚真诚地欢迎讨论 各个方面 学校教育啊性少数群体啊社会工作啊当然欢迎啊哈哈
我本身是社会工作学生 对于推动性少数群体利益100%支持 我赞同普及性少数群体知识以及接纳其本身 但是学校如何引导这一行为真的很值得讨论的 如何能够既达到“普及”和“接纳”的目的 又能避免disempowerment (呃啊不知道我说清楚我的意思没...)感觉是一种伦理困境吧 挑战固有的架构和尊重文化传统都是社工的理念
政府Media Release:
STATEMENT ON SAFE SCHOOLS COALITION
SSCA官方网站:
http://www.safeschoolscoalition.org.au/what-we-do
澳洲家长联名反对SSCA的知识普及(?)网站:
Safe Schools Coalition Australia
一些Research...:
https://www.thesaturdaypaper.com.au/news/politics/2016/03/26/what-happened-the-safe-schools-program/14589108003049
Safe Schools Coalition is more about LGBTI advocacy than making schools safer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3 个回复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
-
SSCA的主要目的是反对校园中针对queer群体的霸凌,并因此得到了澳政府800万的赞助。但实际上,在澳洲所有校园霸凌事件中,针对queer群体的霸凌事件仅占1%左右。
SSCA除了反对霸凌之外,还试图在学校中开展关于性少数群体相关知识的普及。问题在于,他们的手伸得过长,某种程度上,他们的行动指导是对传统性教育以及伦理观的颠覆。另外,同时在中小学以及高校开展有关性少数的教育对于尚处于观念形成期的大多数青少年来说,并不是好事。
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以下几点尤其值得注意: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在对抗赛中自主决定自己的性别,即生理性别的男性学生可自认为自己是女性;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使用男/女卫生间或是更衣室,另外第三性卫生间也成为强制措施;
如果学生有要求,参与SSCA计划的学校则需强制建立GSA( gay-straight alliances,弯直同盟)组织;另外,学校职工被“建议支持和鼓励“学校成员的性少数现象,包括不同性倾向,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
此外,SSCA的经费使用似乎有不清楚之处。
-
对性少数群体的相关支持进行普及是应当支持的,但SSCA的操作中,不仅仅操之过急,他们的努力方向也是有问题的。在小学开展性少数相关教育几乎是荒谬,而设立进步主义的卫生间/更衣室/性别认定策略实际上只会让针对queer群体的霸凌事件增加——真正限制得到的还是安分守己的大多数,而真正会参与到霸凌事件的人大约不会鸟这些条条框框。
设想一个无聊的例子,一个生理性别为男性的人进入女卫生间如厕,至少会遇到以下两种情况:1.无法确保其余在该卫生间如厕的女性的隐私或是其他权益;2.该男性进入女卫生间这一行为本身将成为极为常见的霸凌理由。青春期学校里的混混们可不会将SSCA的倡议当回事。
而进步主义的性别政策还会加剧传统人士与queer群体及其支持者的冲突,家长的反对已经能说明一些问题了。
-
至少就个人体验而言,学校或者社会对于queer群体的”宽容“并不能真正缓解他们的困境,一方面,实际经历在性别观念的形成中占有很大的一部分,导致性别的公共表达并不是一件无风险的事情(参见好莱坞明星出柜往往被称之为”有勇气“)。
对性别认定进行细分当然不是应当指责的事情(当然我个人认为不需要对它进行过多诠释,因为你对自己的identity最终还是会屈服于社会压力)。对于性别的认定并非社会责任,这属于更加“自我”的事情。SSCA这类的组织做了倡议之后拿钱走当然good for them,但真要帮助陷入困境的queer群体,需要的是更加深入的交流,而非纸面上的鼓励和支持。
-
自问在我最纠结自己身份问题的那几年里,如果学校能够提供相关的支持,我会因此而不痛苦么。
答案是不会。至少对于我而言,与常人性取向的差异所带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青春期恋情上,而这一问题显然不是学校支持能够解决的。我的两个gay朋友也有类似的经验,所以我大概可以说这不是一个个人化的问题。
至于社会压力,(至少中国人)真正遭受这一压力的已经是大学毕业之后的阶段了,这时候提供学校支持其实意义不大。
-
再写就是故事了,不是很愿意说,就此停吧。
利益相关:Transgender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
性少数者不应被区别对待,真正的保护是沟通,不仅仅是他们要了解我们,我们也要了解他们,彼此了解才能彼此尊重,才能减少冲突,存异求同,和谐共处。
瑕之
赞同来自:
至于过于颠覆传统这一观点我不认同,很多人从小接受的就是恐同教育,在他们的认识里LGBTQ群体就是变态,从小潜移默化,不可能长大后就都对LGBTQ宽容起来。而LGBTQ群体在意识到自己的心理性别和性取向时过于痛苦,也和环境的不宽容、自我认识与接受的教育所认定的“正常情况”不同有关。学校推动这方面的性教育,正是对畸形的家庭教育的完善。何况性别意识并不是在青春期才形成的,性取向也不是在青春期才觉醒的,儿童时期的经历对这些的影响更大。
当然,safe school的手的确伸的太远了。再加上实行过程中不知是否刻意地强调了LGBTQ群体的不同,反而使得LGBTQ被无端孤立。推行safe school的意义应当在于消除校园霸凌,反对性别性取向二元论,但目前所达到的效果不尽人意。
值得警惕的是,很多华人家长反对SSCA的原因,不在于他们认为这个项目不具有可行性,或者实施过程中会造成更大的问题,而是出于他们一贯的反LGBTQ立场。他们不了解,也并不想了解LGBTQ群体在生活中的困境。许多华人家长对性别与性取向的研究没有任何关注,甚至认为他们已经不小了的孩子一旦接受关于性少数群体的教育,就会变成令他们厌恶的同性恋和“人妖”。
这些家长正是针对LGBTQ群体的校园霸凌事件的帮凶之一。